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洼地上的“战役”(存目)
路翎
路翎(1923—1994),原名徐嗣兴,生于江苏苏州。著有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短篇小说集《求爱》《初雪》,话剧《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等。
《洼地上的“战役”》原载《人民文学》1954年第3期,小说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战士王应洪不断打磨、自我成长的过程以及他与朝鲜姑娘金圣姬的凄美爱情。“战役”有两层含义,一是王应洪和班长王顺为牵制敌人而在洼地上制造的“战役”,二是指王应洪面对爱情时的心灵“战役”。小说在题材和人物形象刻画上都突破了同时代战争题材小说的模式化,彰显出“共名”时代独特的艺术追求。小说立足于革命战士的个体经验,细致描写了军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塑造了立体丰满的军人形象。王应洪是初出茅庐的小战士,作者在写他的勇敢善良、朴实热情的品质时没有回避他战斗经验不足、缺乏生活历练等缺点。尤其是将他置于个人情感与革命纪律的冲突中,让他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经受考验,最终,他决定投入解放朝鲜国土的伟大斗争中,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也由此被某些评论者抓住把柄,批判路翎“立脚在个人温情主义”“攻击工人阶级集体主义”,其实,爱情是路翎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作者意图挖掘战争背景下军人生活的多面与人类情感的复杂样态。
另外,小说对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意识流动作了细致描写,如王应洪面对爱情时的甜蜜、慌张,受伤后在沟里梦见金圣姬跳舞给毛主席看,母亲和毛主席站在一起等,都深入到人物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小说还运用了富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如绣花手帕、金达莱花烘托气氛,使作品的结构更加严谨。然而,作品的人性色彩给路翎带来了厄运,他在1955年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遭受牢狱之灾。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