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章 你这重点没找准吧
“见过陛下,见过长公主。”
让王阮感到意外的是,平阳公主也在,似乎在和刘彻说着什么。
“先生来了……”
见到王阮进来,刘彻立刻起身相迎,倒是王阮有些迟疑。
“若是陛下和长公主有事商议,在下随后再来。”
“无妨,朕和皇姐只是在闲谈叙话而已。”
刘彻热情的邀请王阮进去,反倒是平阳公主起身,道。
“先生若和陛下有话要说,我便先回去了。”
然而这次,反而是王阮开口道。
“长公主留步,不瞒长公主,在下今日其实是有事,想来求长公主的。”
“求我?”
这下,不仅是平阳公主,就连刘彻也来了兴致。
三人对坐,王阮沉吟片刻,决定开门见山,道。
“陛下,长公主,前几日臣去了一趟卫家庄子,和义妁姑娘一同,探讨了此次疫病的防治情况。”
“这件事朕知道……”
话刚起了个头,刘彻就打断了他,脸色颇有几分兴奋,道。
“这次疫病,有赖先生提供的各种法子,不仅没有扩散开来,而且,庄子上有七成的人,都能够平安活下来,实在是有大功。”
“朕刚刚还在和皇姐说,若是此法在应对其他疫病上也能有此奇效的话,先生合该是对天下万民有恩之人。”
王阮有些沉默。
所以,哪怕是在刘彻的眼中,能够在这种传染病当中,保住七成的人活下来,也是了不起的功绩了。
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是感到有些悲哀。
都说乱世人命如草芥,但在这封建时代,即便是和平之时,人命也就只是比草芥贵重那么一丁点而已。
“陛下虽如此说,但其实,在我的预想当中,这次疾疫如果控制的好的话,死去的人最多应该不超过一成才对。”
房间中顿时安静了下来。
刘彻和平阳公主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是有些惊诧。
“先生莫不是在和朕开玩笑吧?”
“这般疾疫,竟然能保下九成的人?”
要知道,刘彻自己本身就是患者。
所以,他很清楚,这次疾疫的严重性。
别的不说。
这些日子,他自问已经足够按照王阮的要求防护了。
但即便如此,侍奉他的人中,还是有接近一半的人,都或轻或重的染上了病。
可想而知,如果换了以前没有防护的时候,这必然又是一场,满城都难以逃脱的疾疫。
更不要提,虽然刘彻表现的很轻松,现在也恢复的也很好。
但是作为患者,他亲自经历了高热,咳嗽,最严重的时候,甚至有呼吸困难的症状,让他险些觉得自己可能,都撑不过去了。
这样的病,如果不是有王阮提供的各种汤药和治疗方法,怕是真的会要了人的命的。
结果现在,王阮竟然说,他觉得死的人太多?
刘彻一时竟不知道,是自己的要求太低,还是这位阮先生的想法太异想天开了。
“并非玩笑。”
王阮摇了摇头,神色十分认真。
他甚至觉得,这个数字还说低了。
“关于这件事,在下和义妁姑娘已经讨论过了,汤药是有效的,没有问题,出问题是在隔离,消毒和饮食方面。”
“如果这些也都能做到位的话,那么除了一些运气不好,本身就患有疾病的老人叠加之下,可能会救不回来之外,其他的人,应该都能够活命。”
“当真?”
刘彻直起身子,神情有些激动。
要知道,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口了。
而这也是刘彻从一开始,就愿意一直相信王阮的原因。
在没有战乱的情况下,最容易大量夺去人们生命的,就是各种疾疫。
如果能够找到解决疾疫的办法的话,那么,大汉的人口数量,无疑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的一整件事,其实就是刘彻做的一个社会试验。
原本,他对于七成存活率的结果已经十分满意了。
但是没想到,王阮现在竟然说,这个存活率还能更高,这如何能让他不感到兴奋呢?
“就这次的疾疫来说,是这样的。”
王阮大约也能猜到刘彻的想法,沉默片刻后,他还是没忍住,给这位陷入美好畅想的小皇帝泼了盆冷水。
“不过陛下,疾疫也有轻重之分。”
“这次的疾疫只是传染速度快而已,还有些疾疫,像是疟疾,斑疹,虏疮等,不仅传染的快,而且发病时间也快,根本来不及诊治。”
“即便做好防护,也只能降低死亡人数,而没有其他太好的办法。”
“所以说,先生的意思是,哪怕是这些发病时间快的疾疫,这次所用的这些隔离,消毒的办法,也有作用?”
刘彻不愧是能当皇帝的人,很快就明白了王阮的意思。
就是这重点,似乎抓的有点歪。
“按道理来说,是的!”
语气有些无奈,王阮还是点了点头。
“不过对于大多数发热伤寒类的,能够治疗的疾疫来说,只要措施得当,达到七到九成的存活人数,是有可能的。”
烈性传染病一旦出现,就是满城满城的死人,几乎无解。
但也正因如此,反而导致了烈性传染病不容易出现。
毕竟这是伤敌一千自损一千的打法。
就算那些致病菌再怎么厉害,也还是需要有携带者的。
一下子把活人都干死了,这些病菌也难以继续存活。
所以,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历史上有记载的疾疫,大多数都还是一些相对温和的伤寒类疾病。
刘彻虽然不知道这些原理,但是作为皇帝,他能知道各地的奏报,也一样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因此,相较于王阮,他反倒没那么担心,而是道。
“如此便好,等朕这次回去之后,就专门设立一个官署,学习先生的这些隔离和消毒的法子,若以后再有疾疫出现,也就不至于手忙脚乱了。”
啊?
这就打算搞卫某委了?
王阮一阵愣神,刘彻却越说越兴奋,道。
“到时候,我想请先生来主持这个新的官署,不知先生可愿?”
不是,这话题怎么就转到这个上头来了呢?
王阮苦笑一声,道。
“陛下,在下只是一介平民,恐怕当不起此职。”
“那有何妨,朕早说过,以先生之才,便是担当丞相一职也无妨,等到此事结束之后,朕……”
“阿彻!”
眼看着刘彻到现在,还没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一旁的平阳公主也是一阵扶额,忍不住开口打断了他。
看到自家皇姐柳眉倒竖,刘彻也意识到自己太激动了,说错了话,不由有些讪讪。
见此状况,平阳公主摇了摇头,脸上勉强浮起一丝笑容,道。
“先生刚刚说了,此来是有事所求,却不知,到底是何事?”
和说起话来,就容易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刘彻不同,平阳公主的心思缜密,始终记着王阮最初进来所说的话。
眼瞧着话题总算被拉了回来,王阮也松了口气,道。
“长公主明鉴,这次的疾疫闹成这个样子,在下难辞其咎。”
“所以,我有个不情之请,希望长公主能把卫家庄子,交给我来经营。”
“这些庄户因我而遭此大难,我也想设法,为他们尽些绵薄之力。”
王阮的本意是想表达,这次疾疫是由他而起。
但是显然,对面的两人误会了他的想法,纷纷道。
“天降灾异,先生已是竭力救治,何必因有人不治而感到内疚。”
“若无先生,只怕这一庄子的人,都难以活命,先生对他们只有恩德,何来亏欠?”
这番态度,让王阮一阵苦笑。
不过他也知道,这次事情的真相如果说出来的话,对方要么不信,要么恐怕就该把他当成带来灾祸的妖物了。
于是,他也只得低头沉默片刻,再度道。
“在下保证,庄子上的一切收益,都会如数奉到长公主府,并不攫为私有。”
“之所以向长公主提这个要求,是想用在下所学,试试看能否改变一下这些庄户们的生活,还望长公主允准。”
哪怕嘴上不说出来,可王阮自己终归明白,这次的事情是由他而起。
虽然客观来说,死了这么多人,最根子上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要归于庄子上的农户们的贫穷和无知,没有严格执行隔离和消毒的标准。
但在这个时代,要求他们这些,未免太苛刻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王阮想替这些人做点什么。
说到底,虽然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可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却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的彻彻底底。
至少迄今为止,王阮还没有那种特别远大的,想要建功立业的壮志。
对于他来说,为人一世,心安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实话实说,如果他的想法成功的话,说不定也能对这个时代,产生一点微小的影响。
“这有何难,一个庄子而已,先生想要,朕便做主送给先生了。”
刘彻原本以为是什么难事,听到只是一个庄子而已,便大手一挥,潇洒开口。
然而,平阳公主见状,却有些不乐意了。
“陛下倒是大方,但陛下似乎忘了,这庄子上几十户人家,有一半都是我公主府的家生子,陛下这么一句话就送了出去,可问过我的意见?”
“啊?”
被自家姐姐这么拆台,刘彻感到有些意外。
眨了眨眼,他撇了撇嘴,似乎有些不高兴,道。
“那要不,我让少府给皇姐银钱,便算是替先生把这处庄子买了,如何?”
“我不卖!”
让人没想到的是,平阳公主竟然再次摇了摇头,一句话就把刘彻给噎了回去,顿时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随后,她转向王阮,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道。
“此前听春陀说,先生本是刚刚出山,要在长安城找一处落脚之处。”
“早前先生来时,阳信便曾说过,愿奉先生为座上客卿。”
“如今,正好先生也有替我打理这处庄子之意,不妨便留在我这公主府中,阳信必定以上卿之礼,以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