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治文山的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索利明回来了。大迟得知这个消息是因为史建国给他打了一个电话,问他是否有空,开车带着索利明去参加一个画廊的沙龙活动。大迟受宠若惊,因为像索利明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基本上都是和高层人士往来,不是这个总监就是那个总裁,至少也是高级经理级别的,或者是社会名流。平时索利明都是找史建国,从来不“打扰”大迟。史建国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自己要陪着难缠的领导加班,实在是脱不开身,所以想到了大迟。大迟说自己白天没有问题,林允芝这些日子都在忙着上课,需要专注,自己可以晚上去找她。再说了去画廊看看展览,也是难得机会。

“这次就拜托你了,回头请你吃饭。”史建国如释重负。

按照史建国发给他的地址和时间,大迟开车接上索利明。在车上大迟问索利明:“香港的生意还好吗?”

“当然好。”索利明含糊地回答了一句,他不是很清楚大迟要问什么,于是又补了一句,“你具体是指哪方面?”

“我听说那里不是很太平......”大迟没有去香港,也只是从新闻媒体得知一二。

“你是说这个!”索利明放松了许多,“风险当然要提防,生意还是要做的。香港现在太多的生意要填入,对于国内公司而言毕竟还是需要有个对外的口岸。倒是不少香港公司开始转移资产。”说到这里,索利明话题一转:“李超人可真是超人,不但在大陆的房地产业务该关的关,该转的转,就连香港的业务也都转出去了。现在就是他儿子的公司还在香港继续运营着。”

大迟只知道索利明是做投资的,具体投资什么不是清楚,怎么做投资的更是不清楚。从前股票的事情曾经咨询过他,知道他的业务做得很大,至少是在金融证券方面。在索利明眼中,到处充满了机会,尽管是知道这些机会,大迟无法参与的。

画廊的地点在列治文山,一个远离市区的山坡上。山坡不高,如果不是四周被树林包围着,可以俯瞰湖边的城市。这里也不算偏僻,可以收到CN塔的广播电视信号。房子前有好大的空地可以停车,大迟看到已经有不少车停在这里,其中不少豪华轿跑,自己的福特显得寒酸。他选了一个靠近篱笆的位置,并且将车头对着树林的方向停好,自己车尾两个排气孔朝外露着勉强撑撑场面,虽然有一个是假的。

一进门就看到一位身材高大,留着络腮胡子的老外站在那里迎客。索利明显然是认识他,和他打了招呼,然后介绍大迟是自己的朋友。寒暄过后,索利明对大迟说:“我们去谈生意,你在这里随便看。”

大迟目送索利明和那个老外进了一个小房间,自己漫无目的地在画廊浏览。这处画廊是用一栋独立屋改造的,把几个房间的隔断打开连通一体成为较大的展室,墙壁上挂着很多幅油画,以风景画为主,也有几幅人物画。大迟知道加拿大的“七人画派”。这些画家意图开创一种不同与欧洲传统画风,他们运用大胆、夸张的技法,以富于变化的画面再现独具特色的加拿大自然风光。因为多以加拿大北部荒野自然风景为题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加拿大的绘画风格。这位办画展的画家应该是受了他们的影响。人物画则描绘的是女孩的肖像和生活场景,画面中大量使用明亮的白色来突出人物的脸和手,丰满圆润的人物形象透露出法国画家雷诺.阿的影子。大迟忽然想起寅菀莺,她收罗的油画大部分虽然很多都是现代抽象画,但是也有几幅风景画风格和这里展出的画作类似。或许寅菀莺也认识这位画家?

画廊中展示的不只是绘画作品,在地下室改装的展室一角大迟看到了一些工艺品和小瓷器。这些瓷器人偶有跳芭蕾的舞女,有叼着烟斗编箩筐的大爷,他们神情并茂,看着怪有趣的。这些瓷器不属于文物,但是有些年头,从旁边的铭牌介绍来看,大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也有三十年代的。那个年代能够在家里摆这些纯装饰用瓷器的,也不是一般的人家。

大迟正看得起劲,旁边有人打招呼,并且递上香槟。他抬头一看,是一位烫着卷发身着旗袍的女士。大迟道了谢,说自己因为开车不能饮酒。因为对方是黄种人,又身着旗袍,大迟猜她是中国人,开口一问,果然没错。既然是同胞,两人关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于是开始详聊起来。她告诉大迟,这所房子就是大迟进门看到的那位老外画家租下来的。他平时在这里专心画画,周末办个沙龙与同行交流。她自己不是画廊的主人,带着自己的几幅作品跑来凑个热闹,也平摊下做沙龙的费用。自己平时在家创作,为了宣传作品,找各种机会参加画展。“你别说,这里加拿大的各种画展,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还有哈利法克斯,我都跑了一个遍。”

“您平时就靠出售画作谋生嘛?”

“当然不是,我目前的主要收入还是教课。我出国之前就是学校的美术老师。这里的孩子绘画都比较有想法,有创意,但就是缺乏技巧。报考美术院校,考试自然还是比不过中国学生。所以那些本地学生在我这里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可以很快掌握绘画技巧,通过学校的录取都没问题的。当然,我平时还教小朋友绘画。小孩子绘画还是以培养兴趣为主。为了办绘画班,我把自己家的地下室改造成教室。哪里出售的绘画和雕塑材料价廉物美,我都一一打听过。为了辅导班,我这些功夫可没少下。”

看到大迟听得认真,她也乐于分享“我现在还在网上做绘画的视频,粉丝已经超过两万了。我尝试着做过两次绘画直播,一幅画完成需要时间,看视频的没有那么多耐心。后来我就改做视频节目了。做视频也有挑战。特别是镜头裁剪,把整幅画的创作过程剪辑,无论用快进还是直接切,哪些保留哪些舍弃是个问题。我也把视频编制成不同的系列,比如用笔技巧,调色分析啦。”

“加拿大有这么多喜欢画画的学生吗?”

“当然有不少是国内的学生。”说到这里,她忽然感慨起来,“从前我那些同事,开办补习班教数理化写作文都是赚得盆满钵满的。我一个教绘画的老师,除了几个准备要报考艺术院校的,就招不到几个学生。反倒是那些小孩子们,家长送来学绘画。说是学绘画,其实就是玩,能有多少培养起兴趣,并把它作为今后的职业呢?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总以为自己的孩子天赋异禀,能够出人头地,其实大多是都是普通人。艺术看上去很浪漫很随性,其实作为一门专业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我出来的时候,美术课在国内学校里不重视,毕竟有艺术天赋的人是少数,全校每年就几个报考艺术类的学生,其它的学生都是一门心思搞数理化。自己在教研室也不受重视。说起课后补习班的收入,还是那些教数理化语外的老师补课来的快。谁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听说现在补习班被叫停了,只有少数几个还在地下活动,收钱都鬼鬼祟祟地,仿佛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反而是绘画辅导班不受影响,还能光明正大地继续操持。”

大迟和画家兼教师正聊得热乎,索利明同老外谈完生意出来找他。大迟匆忙和画家道别跟着索利明一起出来。大迟看到索利明两手空空不由地问:“生意谈得不顺利?”

“没有啊,谈得很顺利。”

“没有买什么画么?”

“买了,都已经买好了。”

“我看你空着手......”大迟思忖着,或许是那些画太金贵,觉得用自己的车运输不够安全,所以需要另外安排专业的运输。

“我去谈的是买画的版权。我准备用画家的作品做酒标。”索利明解释说,“前不久弄了一个葡萄园,园里带着酒庄。葡萄园里种的葡萄是专门用来酿酒的,摘下来直接吃就太酸了。葡萄园有管家和几个雇员照料。平时都不需要太多人打理,就是采摘葡萄的时候有点忙,那时候需要雇些临时工。大多数是墨西哥那边来的工人,华人也有,不过我没有雇佣过。我只懂喝酒,种植和酿酒的事情都是管家经营。我算是股东,每年看看报表而已。作为名义上的所有者,有空可以到酒庄喝酒,当然还可以带去国内销售一些。新世界的葡萄酒,不能卖名气,只能卖特色。本地的酒配上本地的画,足够的本地特色。”

“这葡萄酒在国内卖得怎样?”

“销售一般般,有些是客户交际送礼了。中国人对加拿大葡萄酒不是很热衷,这里特产的冰酒,口感比较甜,那个倒比较适合中国人。”

索利明这边的事情结束,大迟开车进城去找林允芝。自从有了林允芝的课程表,大迟找她方便了许多。他知道林允芝晚上去教室上自习,自己也带了一本书,悄悄坐在她后面的一个角落里。就这样直到林允芝起身去洗手间回来时才发现了大迟坐在那里微笑着看着她。林允芝连忙来到大迟座位边,脸上流露出惊讶还有幸福的喜悦。她悄声嗔怪大迟:“你为什么不和我打招呼?你可以坐到我身边来啊?”

“我看到你很忙,就没有去打扰你。”大迟回答。他想说自己可以静静地等待,同时在一边欣赏她的风景。他喜欢看到林允芝把手上的事情忙完抬起头来的时候,忽然发觉自己就在身边的样子。大迟觉得这样很浪漫。

林允芝还是坚持大迟搬到她身边去坐。大迟也就顺从地挪了地方。两人一左一右静静地各做各的事情,直到教室晚上关闭的时候。

“还很忙吗?”大迟问林允芝。

“上次和你谈过后我打算申请读硕士。如果只是本科毕业,按部就班,拿到毕业证学分应该够了。但是申请读硕士,最好要有相关课程的成绩,所以在这个学期选修了课程。你也知道,这是用来申请学校的,所以希望成绩能够高一些,必须十分努力才行。”

“辛苦啦!”大迟很赞同林允芝的想法,“你要不要吃点夜宵?我带你去一家中餐馆补补,你跟我来。”

说完大迟领着林允芝去了大学附近的一家中餐馆。餐馆都准备打烊了,大厅里没有剩几个顾客,大迟拿过菜单点了卤牛肉,宫保鸡丁,素什锦和乌鸡汤。

林允芝等服务员离开后悄声和大迟说:“这家餐馆很贵的耶。点了那么多,吃得了吗?”

“别想那么多,你这些日辛苦了。这家餐馆的乌鸡汤特别好,你补补身子。”想到林允芝心疼钱,大迟又问:“你缺钱吗?如果需要开口和我说,别亏了自己。”

“不要,我自己能行。”

“你还不是花父母的辛苦钱?”

“我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还可以打工,就像上次在公司实习,都是有收入的。”

热腾腾的乌鸡汤端上来,整张桌子都暖了起来。林允芝小心翼翼地用汤勺盛了慢慢吹着喝。

“你多吃点哦,”大迟很高兴林允芝喜欢自己点的鸡汤,“我是希望你能把时间花费在读书上。实习打工也是份经历,如果是为了了解社会也还不错,但如果是为了弥补收入,那就不必了。至于学生贷款,那还不是要还利息吗?反正银行存款都没多少利息,比学生贷款还低,我与其存着拿利息还不如支援你更有意义。”

大迟忽然感觉到自己虽然期望得到林允芝的尊重和仰慕,而真正渴望的是可以一个全心去爱的机会,比起被爱,他更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地爱这一个人。

与大迟这样沉浸在去爱的机会中不同,黄静静同史建国起了不小的争执。事情的起因是黄静静收到了一则推送的广告。或许是精心准备的使用前后对比照片,或许是轻快动感的背景音乐,或许是小视频播主的朴实可信的颜值,也或许是众多点赞评论的粉丝数量,总之黄静静被深深地打动了,准备在网上下单购买推荐一套收纳箱。黄静静问史建国的意见,史建国正被如何回复自己那个忘性超大的领导的邮件搞得恼火,于是就没有好气地给黄静静泼了一盆凉水。

“收纳收纳,明明是两个字却被误会成一个意思。家里乱得一团糟是“纳”的问题吗,那是“收”的问题。你以为家里乱是因为没有放东西的地方吗?房子里橱子柜子都不少,再多了还有地下室的空房间。其实只是家里缺一个收拾的人罢了。东西用完了随手一放,就没有养成收拾的习惯。衣服换下来当然要收好,该洗的洗,该叠的叠,该挂的挂。你看看现在,沙发也是,床上也是,椅背上、衣架上挂着的还是。最可恨的就是这些无良网站,总是显示那些散乱的物件装入各种收纳容器之后如何整洁,诱导顾客购买。收纳箱这么好,仓库为啥只用货架?一旦压箱底,恐怕几个月几年都不再翻出来,然后再去买新的。都说生意要赚孩子的钱,赚女人的钱,其实就是赚傻子的钱。”

黄静静本想从丈夫这里得到个肯定答复,哪怕不是出于真心,假意地夸赞一下自己有眼光也好。听完史建国这些话,顿时火大了起来:“我嫁给你又不是要给你当收拾家的老妈子。你看我现在每天都干些啥,洗洗涮涮,买菜做饭,妥妥一个家庭妇女。”

史建国知道,如果是在国内,雇一个打扫卫生做饭的阿姨也不是困难的事情。他工作上认识的印度同行,在他印度家乡时就雇了好几个下人,一个司机兼做园丁和保安,一个专门负责打扫卫生和做饭的保姆,还有一个专门看孩子和辅导功课的家庭教师。这位同行曾经给他看过他们的合照,一大家子的人站在用高墙围起来的房子前,每个人脸上都是欢快的笑容。索利明在香港据说也雇佣了菲佣。那里房子不比加拿大,都是小小的,菲佣不住在家里,只是早来晚走。据说如果是住家的,可以更便宜。

“在国内还可以请个打扫收拾的保姆、小时工之类。可是这里是加拿大啊,雇一个保姆的费用都差不都赶得上你上班的工资了。你不自己做还雇人做,你上班挣来的钱都给保姆发工资了,上班的意义何在?”

说起上班,黄静静更是满腹委屈:“我也是名校毕业的,来到这里之前好歹也是管理层,现在就是做个普通职员,一起毕业的同学在国内都要升高管了。我在这里能图个啥?升值还是加薪?原有的事业中断了,就是陪你来这个屯子。一年下来有一半是冬天,除了下雪还是下雪,冷得要死。”

黄静静心里不服气,自从来了加拿大,因为开销的问题,平时网购,下馆子和叫外卖都不得不节制。自己明明牺牲很多,却被认为做得还不够。

史建国觉得黄静静不可理喻,她那工作本来就是个虚职,又不需要操心什么,悠闲有啥不好?像自己这样摊上难缠的领导,累死累活,最后还不是也一样没升职没加薪?黄静静嫌赚的钱少,她自己干的事情还少呢!再说了,她的工资如果换算成人民币也不少了。同样的收入,在国内哪里可以像这样悠闲?如果是拼命挣钱,差不多一半都征税了,这可是真正是为人民鞠躬尽瘁。如果不那么拼命,除非你有被动收入,否则就是大家差不多的工资水平。本来看在钱的份上,能忍忍就忍忍,她受不了领导的气,自己非要主动提出辞职,还不是遂了人家的意?当然那个领导最后也没好下场,得了癌症回国去了。但是退一步说,当初能多忍忍,这个坎儿不就过去了吗?吵完一架,史建国心想,亏得没有养孩子,否则这个家简直没法应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