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彩图解儿童感觉统合与功能性训练游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孩子学习困难、好动分心、四肢不协调,可能是感统失调

2020年是个不平凡的年份。我和所有的爸爸妈妈、老师、孩子一起,经历了史上最漫长的一个寒假。

原定开学的日子里,我收到了在家给孩子们上网课的通知,还有老友杨小咪打来的电话。她说:“你也别闲着,想想可以给被困在家里的孩子做点啥吧?”我的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瞬间闪回了一张张孩子的脸。这些孩子有的已经成人,有的才刚刚入学,却无一例外,都曾经是或现在就是需要被老师特殊关注的对象。

在近30年的教师生涯中,我会把出现明显学习障碍、身体或精神发育异常,或是行为上有特殊困难的孩子作为需要重点特殊关注的对象,把某个单项能力(运动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自制力、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发展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准的孩子作为一般特殊关注的对象。以我自己在求学和工作中接触过的近3000个孩子为例,几十年来,这些需要特殊关注的孩子在所有孩子当中的占比大致有如下变化。

我们会看到,孩子们的单项能力发展差异在这些年中急剧增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与社会快速发展、孩子们能够得到的信息数量和质量迅猛提升有关,更和孩子们的成长环境、爸爸妈妈们的教育方式差异逐年增大有关。

自从独生子女政策施行以来,每家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孩子通常能够收获全家人的爱与关注,却也失去了在家庭竞争与比较中学习成长的机会。爸爸妈妈在育儿过程中,少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和纠错机会,却多了血泪教训。无论是第一次做父母,还是第一次做孩子,都只能摸索着,磕磕碰碰地前进。在这样的跌跌撞撞中,孩子带着各种问题一天一天长大了。上学以后,孩子从在家里的个体生活状态进入集体生活状态。很多在个体生活状态中不容易被发现的问题在集体生活状态中逐渐显现出来,让爸爸妈妈也日渐焦虑。

在对人类大脑的研究不够发达的年代,面对这些需要特殊关注的孩子,老师和家长只能从环境、教育方式等外部因素去寻找原因,再针对孩子的具体表现进行教育,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的教育科研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艾尔斯博士(Anna Jean Ayres)尝试依托关于脑神经的研究成果从孩子们自身的内在环境中寻找原因,有了新的发现,创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感统”理论。

感觉统合是指将从人体各个器官输入的感觉信息组合起来,由大脑进行统合,再完成对身体内外的知觉,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需的学习过程。人的很多高层次能力,如语言、注意、认知等都要依赖多种感觉的统合。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才能协调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完成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感觉统合失调”简称“感统失调”,也有人称其为“学习能力障碍”。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孩子的大脑或者其他器官在生长过程中发育得不够平衡,出现了某个方面暂时滞后或者轻微障碍,从而导致整体的协调也出现了障碍。这些孩子智力正常甚至优异,但在儿童时期却未能表现得足够优秀,行为习惯也和其他孩子有差异。例如画家达·芬奇、发明家爱迪生、科学家爱因斯坦等名人,他们在儿童时期都被认为是成绩极差的“笨孩子”,最后才发现是因为他们在儿童时期感统失调。

在我任教的学校里,除了身体器官有病变的孩子以外,其余需要老师特殊关注的,例如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自制力等单项能力发展低于平均水平的孩子有很多都是感统失调。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病症,在孩子12岁之前,通过专项训练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纠正,但是超过12岁才进行训练,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科学的专业训练介入得越早,纠正效果就越好。这类专业训练,在孩子小时候都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我们习惯称之为“功能性训练游戏”。

除了感统失调,语言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比较差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对应的功能性训练游戏进行训练。在学校里,我会针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交往沟通能力不足、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等现象,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教给爸爸妈妈们一些可以在家里进行的功能性训练游戏,制订出适合孩子的游戏计划,方便他们在家里对孩子进行专项训练。还会根据孩子在学校里的变化,帮助爸爸妈妈们及时做出调整。

这些功能性训练游戏科学有效,针对性强,操作简单又有趣,很适合爸爸妈妈在家里带着孩子一起玩。只要能够每天都坚持玩一玩,通常经过2~3年的训练,85%以上的孩子能得到改善,60%以上的孩子能得到明显改善。

在我近30年的教育工作中,这些功能性训练游戏在教师群体中口耳相传,积累了许多案例。我们会分析孩子的问题,会进行游戏选择,会指导家长,却忽略了进行更大范围的宣传,让更多有需要的爸爸妈妈借鉴参考。杨小咪说,好的经验需要总结出来,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这个超长的寒假是个契机,让我可以从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暂时停下来,把自己的教育经验做一次梳理。整理思绪的过程较为漫长,被编辑兰兰盯着要一章一章按时交稿的过程也让我痛并快乐着。完稿的那一刻,我终于轻松了。

谢谢所有陪伴我,带给我这些经验的同行和孩子们,谢谢张彦豪教练对各种体能训练类游戏进行的分享与把关,更谢谢杨小咪和兰兰的鞭策。希望这本书能帮到你,帮到他,帮到更多有需要的孩子。

潘莹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