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缘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宜秋

秋有诗情、有画意、有词曲的境界,是四季中最宜人的天气。这季节予人以最大的清福,像一个高人,一个淡妆的美人,明净得没有俗气。

我喜欢画秋景,做描写秋容的文字。我那篇《岱岛秋痕》(见《随宜集》)游记,有人说写得好,如果没有秋的话,也就没有那份情趣了。

秋是个旅游的季节,古人称为爽秋;眼称为秋波,《西厢记》上的“最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太销魂了。每当萧疏景物,薄云晴空,高洁的秋花、偶然传来的秋虫声,清茗在手,平静、闲适,引我“遐思”,我每次在秋游中就有这种感觉,避开豪华的尘世,得到暂时的解脱。

在秋天,看山也好,观水也好,庭园小坐也好,无处不宜人。庸俗拉练式的旅游,太辛苦,得不到一分秋意。静观、细赏,是秋游的特色。留点余兴,要自己领会、自己看,那才有滋味了。

旅游,多少要有几分文化修养。就以今天的导游来说,也正是赶鸭子:“命令”游者看景,仿佛填鸭子一样,食而不知其味。游者也不必自低身份,去甘受其“乐”。旅游的游伴,是良师、是益友。在旅游中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增长很多知识。吃喝玩乐、灯红酒绿,并不是旅游中的必列项目。尤其在秋游中,是淡中寻趣,更无此必要了。品山、品水、品叶、品花,细察人情,又有秋果可尝、清茗可饮,比冷库中的水果、无味的饮料要好得多啦。我记得小坐富春江依绿园的来音亭,友人要我撰一联,我写道“观山观水观花影,听雨听风听谷音”,描绘了这亭晦明风雨的景色,后来居然就挂了上去,这也可算导游吧!

游有小游、漫游、闲游,要如看画、题诗、听曲一样,乐在其中,同游者必求同道,有共同语言才是。否则“闲步闲行闲看水,自歌自舞自开怀”倒也不错。

我很羡慕过去的诗人、画家、学者,他们能游、懂得游,在游中创作了这许多的作品。我是自愧不如了,但我仍很爱秋游,以秋游做我的为人为学的范本。

1991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