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仲阳传
【原文】
钱乙,字仲阳,上世钱塘[1]人,与吴越王有属[2]。俶[3]纳土[4],曾祖赟[5]随以北,因家于郓[6]。父颢,善针医,然嗜酒喜游,一旦匿姓名,东游海上,不复返。乙时三岁,母前亡,父同产姑[7]嫁医吕氏,哀其孤,收养为子。稍长读书,从吕君问医。吕将殁,乃告以家世。乙号泣[8],请往迹父[9]。凡五六返,乃得所在,又积数岁,乃迎以归,是时乙年三十余,乡人惊叹感慨,为泣下,多赋诗咏其事。后七年,父以寿终,丧葬如礼。其事吕君,犹事父。吕君殁,无嗣,为之收葬行服,嫁其孤女,岁时祭享,皆与亲等。
乙始以颅囟方[10]著山东。元丰[11]中,长公主女有疾,召使视之,有功,奏授翰林[12]医学,赐绯[13]。明年,皇子仪国公病瘈疭[14],国医未能治。长公主朝,因言钱乙起草野,有异能,立召入,进黄土汤而愈。神宗皇帝召见,褒谕,且问黄土所以愈疾状。乙对曰:以土胜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且诸医所治垂愈,小臣适当其愈。天子悦其对,擢[15]太医丞,赐紫衣[16]金鱼[17]。自是,戚里贵室,逮[18]士庶之家,愿致之,无虚日。其论医,诸老宿莫能持难,俄以病免[19]。哲宗皇帝复召,宿直[20]禁中[21]。久之,复辞疾赐告[22],遂不复起。
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攻,自以意治之辄愈。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23]也,周痹入脏者死。吾其已夫!已而曰:吾能移之,使病在末[24]。因自制药,日夜饮之,人莫见其方。居亡[25]何,左手足挛不能用,乃喜曰:可矣。又使所亲登东山,视菟丝所生,秉[26]火烛其下,火灭处劚[27]之,果得茯苓,其大如斗。因以法啖之,阅月而尽。由此,虽偏废而气骨坚悍,如无疾者。退居里舍,杜门不冠屦[28],坐卧一榻上,时时阅史书、杂说[29]。客至,酌酒剧谈。意欲之适,则使二仆夫舆[30]之,出没闾巷,人或邀致之,不肯往也。病者日造门,或扶携襁负[31],累累[32]满前。近自邻井[33],远或百数十里,皆授之药,致谢而去。
初,长公主女病泄利,将殆,乙方醉,曰:当发疹而愈。驸马都尉以为不然,怒责之,不对而退。明日疹果出,尉喜以诗谢之。
广亲宗室子[34]病,诊之曰:此可无药而愈。顾其幼曰:此儿旦夕[35]暴病惊人,后三日过午[36]无恙。其家恚[37]曰:幼何疾?医贪利动人乃如此。明日果发痫,甚急,复召乙治之,三日愈。问何以无疾而知?曰:火急直视,心与肝俱受邪,过午者,心与肝所用时[38]当更[39]也。
宗室王子[40]病呕泄,医以药温之,加喘。乙曰:病本中热,脾且伤,奈何以刚剂燥之,将不得前后溲,与石膏汤[41]。王与医皆不信,谢罢,乙曰:毋庸复召我。后二日果来召,适有故,不时往。王疑且怒,使人十数辈趣[42]之。至曰:固石膏汤证也。竟如言而效。
有士人病咳,面青而光,其气哽哽[43]。乙曰:肝乘肺,此逆候,若秋得之可治,今春不可治。其家祈哀,强之与药。明日,曰:吾药再泻肝而不少却,三补肺而益虚,又加唇白,法当三日死。然安谷者过期[44],不安谷者不及期。今尚能粥,居五日而绝。
有妊妇得疾,医言胎且堕。乙曰:娠者五脏传养[45],率[46]六旬乃更。诚能候其月偏补之,何必堕!已而子母皆得全。
又乳妇因大恐而病,病虽愈,目张不得瞑,人不能晓。以问乙,乙曰:煮郁李酒饮之,使醉则愈。所以然者,目系内连肝胆,恐则气结胆衡[47]不下,惟郁李去结,随酒入胆,结去胆下,目则能瞑矣。如言而效。
一日,过[48]所善翁,闻儿啼,愕曰:何等儿声?翁曰:吾家孪生二男子。乙曰:谨视之,过百日乃可保。翁不怿[49]。居月余,皆毙。
乙为方博达,不名一师,所治种种皆通,非但小儿医也。于书无不窥。他人靳靳[50]守古,独度越纵舍[51],卒与法合,尤邃[52]本草,多识物理,辨正阙误。人或得异药,或持疑事问之,必为言出生本末、物色名貌,退而考之,皆中。末年挛痹浸剧[53],其嗜酒喜寒食,皆不肯禁。自诊知不可为,召亲戚诀别,易衣待尽,享年八十二,终于家,所著书有《伤寒论指微》五卷,《婴孺论》百篇。一子早世,二孙今见为医。
刘跂曰:乙非独其以医可称也,其笃行似儒,其奇节似侠,术盛行而身隐约又类夫有道者。数谓余言:曩[54]学六元五运[55],夜宿东平王冢巅,观气象至逾月不寐。今老且死,事诚有不在书者,肯以三十日暇从我,当相授。余笑谢弗能。是后遂不复言。呜呼!斯人也,如欲复得之,难哉!没后,余闻其所治验尤众。东州人人能言之,剟[56]其章章[57]者,著之篇。异时史家序方术之士,其将有考焉[58]!
河间[59]刘跂[60]撰
【校注】
[1]钱塘:吴越国都城,即今之杭州市。
[2]有属:属,亲属。这里指钱乙与吴越王有亲戚关系。
[3]俶:指吴越国末代国君钱俶。
[4]纳土:指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出兵平定江南,钱俶降宋,献出所占据的江浙十三州,被封为淮海王。
[5]赟(yūn):美好。多用于人名。
[6]郓:郓城,今山东省东平县。
[7]父同产姑:父亲的同胞姐妹。姑,原脱,今据聚珍本补。
[8]号泣:嚎啕大哭。
[9]请往迹父:请求寻找父亲的踪迹。
[10]颅囟方:即小儿科的方剂。小儿初生颅囟未合,故以颅囟为小儿的代称。
[11]元丰:宋神宗赵顼(xū)的年号,公元1078—1085年。
[12]翰林:官名。
[13]赐绯:为越级赏赐。指可以不足六品的身份,穿六品以上的绯色官服。
[14]瘈疭(chìzòng):俗称“抽风”,瘛是筋急挛缩,疭是筋缓纵伸。瘈疭是形容手足时伸时缩、抽动不止的状态。
[15]擢(zhuó):提拔。
[16]紫衣:紫色的衣袍。宋代元丰元年以后改制,官至四品及以上穿紫色衣袍。
[17]金鱼:即金鱼袋,内装鱼符,用于勘验身份。四品以上,鱼符上饰以黄金,故称。
[18]逮:及,到。
[19]俄以病免:俄,不久。不久就因病辞掉官职。
[20]宿直:直通“值”。宿直,即值夜。
[21]禁中:天子居所。
[22]赐告:赐假归家养息。
[23]周痹:病名,即风痹。因感受风寒湿邪而以风邪偏盛所致的痹证。表现为遍身肢体关节疼痛麻木肿胀。类似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24]末:四肢。
[25]亡:音义同“无”。
[26]秉:聚珍本作“篝”,亦通。
[27]劚(zhú):本意为大锄,引申为掘。又聚珍本作“斫(zhuó)”。
[28]屦(jù):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泛指鞋。
[29]杂说:指零碎的议论文章。
[30]舆(yú):车。
[31]襁(qiǎng)负:襁,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襁负,即用布幅把婴儿兜负在背上。
[32]累累:连续不断的样子。
[33]井:指人群聚居的地方或乡里。
[34]广亲宗室子:广亲,宅名。宗室,皇族。据本书卷中医案记载,该患儿为广亲宅七太尉。
[35]旦夕:很短的时间。
[36]午:午时,为上午11时至13时。
[37]恚(huì):发怒,怨恨。
[38]心与肝所用时:按五行之理,从寅时至午时是心与肝用事之时,过午以后,心与肝旺盛之时已过,故病势衰退。
[39]更:改变。
[40]宗室王子:据本书卷中医案记载,该患儿为广亲宅四大王宫五太尉。
[41]石膏汤:方未见,疑指《外台秘要》三黄石膏汤(石膏、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功能清热解毒。
[42]趣(cù):通“促”,催促。
[43]哽:呼吸不畅貌。
[44]过期:原文无,据文义及《宋史·钱乙传》补。
[45]五脏传养:即北齐徐之才所创的“逐月养胎法”。详见《济阴纲目》卷八。
[46]率:大略。
[47]衡:通“横”。
[48]过:探望,拜访。
[49]怿(yì):欢喜,高兴。
[50]靳靳:吝惜。
[51]度越纵舍:古代军事术语,意为安全越过险地。此处指钱乙超越旧框架,大胆拾弃。
[52]邃(suì):精通。
[53]浸剧:逐渐加剧。
[54]曩(nǎng):从前,过去。
[55]六元五运:即五运六气。
[56]剟(duō):删改,割取。
[57]章章:明显,突出。
[58]焉:此下聚珍本有“宣和元年刘跂撰”七字。
[59]河间:地名,在今之河北省。
[60]刘跂:字斯立,刘挚之子,今有《学易集》存世。因遭凶祸而家居郓城,遂与钱乙相互结识交往。
【评议】
据以上序文及钱乙传可以勾勒出“钱乙年表”,见表1。
表1 钱乙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