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喧闹里的寂静
KTV的霓虹在散场时渐渐熄灭,混着《海阔天空》的余韵,我们迎来了国庆长假。我把沉甸甸的作业一股脑塞进书包,小勾和廖贤艳对视一眼,笑问:“真打算写完?“我摇头:“不写,但背着才踏实。“她们无奈的表情里,藏着只有好友间才懂的默契。
归途的客车摇摇晃晃穿过暮色,等我在离家最近的路口下车时,夜已经深了,九点的村庄一片静谧,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零星亮着。山风裹着露水的凉意袭来,我攥紧书包带,硬着头皮往黑漆漆的山路走去。月光被云层遮住,脚下的石子路坑坑洼洼,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忽然听见熟悉的咳嗽声——爷爷举着手电筒从拐角出现,昏黄的光晕里,外公也匆匆赶来,手里还拿着我最爱吃的零食。寒夜里的两道身影,像两簇温暖的火苗,原来被爱的感觉,是有人跨越黑暗来拥抱你的孤独。
十月中旬返校时,我已不知不觉融入了这个小团体。虽然成绩依旧不上不下,但课间分享零食的笑声、放学路上的打闹,小勾会在我打瞌睡时轻轻戳我提醒,廖贤艳总把新发的练习册先借我抄笔记,我们还会在午休时躲在操场的树荫下,分享各自喜欢的小说和明星。这些都成了平淡日子里的糖霜。
谭恒那伙人像是发现新大陆般热衷于捉弄我。他们会在课间时把我的手机塞进讲台粉笔盒——充电线还连着插座的手机像只休眠的知了,在粉笔灰里微微震动;最恼人的是走廊里的突然拦截。五六个男生故意并排挡住去路,嬉笑着伸手比量头顶的高度差,影子在瓷砖上张牙舞爪。后排课桌被他们拍出震天响的鼓点。起初我还能扯着嘴角回敬两句,可当这种关注像夏日的蝉鸣般永无止境时,笑容便像被雨水反复冲刷的粉笔字,渐渐褪成苍白的印子,懒得回应。
直到那节被阳光晒得松软的英语课。老师点名让谭恒翻译“river“,全班小声提示“小河“,他却一本正经地喊出“小溪“,瞬间引爆的哄堂大笑里,连平时严肃的英语老师都忍不住弯起嘴角。少年们的喧闹与青涩,永远定格成了青春最鲜活的注脚。
而我偷偷望向龙春平时,他也在笑,眼角弯成好看的弧度,那抹笑容,比窗外的阳光还要明亮,可当我们的目光在哄笑声中短暂相撞,他眼底跳跃的光斑却突然变成细针,把某种酸涩的液体逼进我的眼眶——原来年少的喧闹与心动,早就在记忆胶片上显影成永不褪色的帧格,而我的暗恋,不过是其中一粒硌疼了青春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