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白袍小将
184年二月末,残雪未消的河东郡城墙上,董卓裹着黑貂裘袍,目光如炬扫过校场。五千士兵列阵整齐,铁甲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青光。
他正欲下令操演,忽闻驿马嘶鸣——朝廷急诏送达。“大将军命你拨三千精兵携带3月粮草,归于北中郎将卢植平剿黄巾?“
调我的兵给卢植,董卓攥着竹简的手青筋暴起,调令上朱砂大将军印迹刺痛双目。半年整训的成果要被抽走大半为他人做了嫁衣,四千兵卒如何震慑这乱世狼烟?
“凉三!,点兵三千,命董越赴洛阳集结,明日辰时出发!“
“凉五,找李主薄去府库调三千将士3月粮草,由仓曹掾亲自押送,明日一早随军出发。”
“兵曹掾董璜,补齐将士甲胄,命牛辅、李儒、段煨、董越去太守府等我。”
待信使下去,董卓脸色严肃,目带凶光,从新叫来凉三、凉五,命他们挑选最差的士兵,最差的军械粮草。后步履如风的回到太守府,问到“凉一,叔颖(董旻)可有传来京中消息?”“未有”
他摔倒酒𨱔,酒水溅在案牍上《孙子兵法》的墨迹。一个屠夫而已,也配做大将军。卢植那腐儒何德何能?凭什么夺我雄兵,断我士途!“竖子敢抢我功劳!“
怒吼声震得梁尘簌簌,董卓仰天叹气,瞥见有一东西往头顶砸来,立马拔剑欲砍,发现腰间无剑,一本书砸到头部,跌在案头《三国名人传》——那书评赫然写着:“董卓之暴,乃权欲熏心所致,实为乱世毒瘤。“...剧痛如刀剐颅骨,董卓再睁眼时,发现自己竟躺在太守府的地上。
案头书卷分明写着“人民历史观“,窗外有兵甲铿锵之声——他竟成了那被后世唾骂的毒瘤?
董卓立于镜前,铜镜映出臃肿身躯,颔下短须虬结,掌心粗糙如树皮…
“主公!李主薄、牛辅、段煨、董越将军已在后厅等候,卢植使者正候于堂前。“侍从禀报声打断思绪。
你叫董子宴,你本是21世纪文学社一个小职员,大学毕业10多年,上过班,创过业,天天喝酒陪客户,形体膘肥,身体越来越差。这么多年唯一的爱好就是爱看穿越三国的小说。
去年喝酒进了急诊,打算换一种生活,今年被朋友拉着考编,本打算闲着也是闲着,就当体验一下,正好让自己收收心,谁知道文昌入庙化科,就这么稀里糊涂考上了!
’文学社’组织研究编写,《人民历史观下的二十四史》,拿着现在火热的《人民历史观:三国名人传》看到董卓篇,气的大骂这狗东西就不配姓董,戕害平民,三州糜烂,祸乱天下…tmd,畜牲,禽兽啊!
骂着骂着,耳边听到四个字,“要不你来”,随即一道白光,头脑像被什么击中了,一阵眩晕,好似灵魂出窍,不知过了多久…
镜中眼角处有血留下,在镜中汇成一句话:黄巾起,乱世现!
你强压惊惶转身,迎面撞见亲卫凉一拱手道:“主公,李主薄,各位将军还有卢植使者都到了!”
“啊”,吓得凉一,立马转身告退。
雁子啊,雁子!自作孽不可活啊,你打量房间,一套皮甲一套铁甲,威风凛凛,各式武器10几种,配剑,长枪,戢,锤,钺,环首刀,长弓,短弓,弩,斧。查看了调令,有些字都不认识。各种兵法书籍,还有刚刚看的《人民历史观:三国名人传》。
你在房间带了近半个时辰,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在床头摸到了河东太守郡印及4支兵符,才咧嘴笑了起来!
卢植使者捧着虎符冷笑:“太守莫恼,此乃陛下旨意。待平叛功成,自有封赏。“你强装镇定,忽然咧嘴大笑,拱手向天“那就多谢卢将军了,提前预祝卢将军功成!”
转头拿出虎符,“令:董越校尉,明日一早着3000甲士随这位……李儒连忙接话小声道“军司马公孙越”…公孙将军前往洛阳”遂惊讶的看着这位白袍小将!又言道:“本就是受皇命在此练兵,公孙将军不必客气,还望将军相告卢将军,爱惜士卒,练兵不易,本太守秋后还要带着这三千将士北上平羌。公孙将军请入座”。
白袍小将,可惜了不是赵云!
董越单膝跪地,拱手言“诺”接过虎符。李儒立马吩咐传膳,传歌舞助兴,转身去请大将军信使!
你大马金刀稳坐上位,打量各位,不再言语!思度着这具身躯里流淌着的是受子任先生思想洗礼过的血液,还知晓黄巾之乱将席卷八州,更清楚卢植虽忠勇却终被宦官构陷,四个月后就是我接替卢植,成为他这路平叛黄巾军三万人的统帅——东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