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略微出手,众禽都老实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娄阿姨

邓大爷想起前几天和孙斌聊天时的场景,邓大爷还记得那个年轻人眼神里透出的坚定。

他琢磨着这样的年轻人确实值得好好培养,毕竟现在这年头,能吃苦又上进的年轻人可不多见。

新丰馆的后厨走廊里,孙斌推着一辆装满鲜鱼的小推车,跟在余经理后面往里走。

“来,咱们先过称。”余经理走到称重台前,冲孙斌招了招手。

孙斌麻利地把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搬上称,动作熟练得像是干了好几年的老手。

余经理盯着称上跳动的数字,眉毛一下子挑了起来:“哎呦,这不对啊,比订的还多出来不少呢?”

孙斌笑着挠了挠头:“余经理,这不是跟我认识的一个老渔民拿的货嘛,他给我便宜点,我就多要了些。”

“那可不行,得给你补钱。”余经理说着就要往办公室走。

孙斌赶紧拦住他:“别别别,您千万别这样,就当是给您添个人情。”

余经理满意地拍了拍孙斌的肩膀:“小孙啊,做生意就得讲究诚信,你这样做事,我这心里踏实。”

离开新丰馆的时候,孙斌一屁股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掰着手指头算今天的收入。

这一天下来的进账,居然比院里大部分人一个月的工资还多,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咧嘴笑了。

等晚上拿到明天的预付款,他就终于能买下那辆惦记了好久的二八大杠了。

想着自己马上就能骑着自行车带着闺女去公园玩,孙斌的心里美滋滋的。

傍晚时分,孙斌牵着小晓晓的手推开家门,却愣在了门口。

娄晓娥和她妈妈正坐在堂屋的藤椅上喝茶,小晓晓一看见娄晓娥就欢快地跑了过去。

“阿姨好。”孙斌赶紧打招呼,心里却在琢磨她们这次来的目的。

娄阿姨端着茶杯,目光温柔地看着小晓晓:“上次的事情啊,我和晓娥又商量了一下,还是想让晓娥做小晓晓的干娘。”

孙斌看了看满脸期待的娄晓娥,又看了看端庄优雅的娄阿姨。

“那就太感谢阿姨和晓娥姐了。”孙斌由衷地说道,“既然来了,不如留下来吃个便饭?”

娄阿姨优雅地点点头:“那就叨扰了。”

站在厨房里切菜的时候,孙斌想起了原剧情中娄家的悲惨结局。

许大茂会借着政治风向举报娄家,刘海中带人抄家,要不是傻柱在领导面前求情,娄家就彻底完了。

虽然这个干亲从长远来看确实有风险,但作为穿越者的他完全可以改变这个结局。

娄家在四九城的人脉关系,说不定还能成为他日后发展的一张重要底牌。

“今天就做个西湖醋鱼、绿豆芽炒肉沫、鲤鱼炖豆腐、白菜豆腐炖粉条,再来个猪棒骨汤。”孙斌在心里盘算着。

很快,诱人的香气就从厨房里飘了出来,钻进每个人的鼻子里。

娄阿姨看着桌上色香味俱全的几道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小孙的厨艺这么好。”

“随便弄的,让阿姨见笑了。”孙斌谦虚地说。

“这哪是随便弄的,你看这西湖醋鱼,火候掌握得多好,鱼肉嫩而不烂,酸甜适中。”娄阿姨忍不住先夹了一筷子,由衷地称赞道。

“还有几道菜,马上就可以开饭了。”孙斌不好意思的说道。

娄晓娥坐在客厅的真皮沙发上,眼睛亮晶晶的,像个找到了心爱玩具的小女孩一样,跟母亲聊着孙斌的事。

“妈,你是不知道,他把咱家收拾得可漂亮了,以前那些乱糟糟的杂物全都整理好了,每个柜子都贴了标签,连个灰尘都看不见。”

娄阿姨端着新买的骨瓷茶杯,听着女儿滔滔不绝地说着,目光柔和。

“他做饭的手艺也是大师级别的,鸡蛋都能变着花样做出十几种味道来,什么金丝蛋卷、芙蓉蛋花汤、西红柿炒蛋,样样都比饭店的好吃。”

“是吗?”娄阿姨眼神微动,想起女儿以前在许大茂家天天啃咸菜的日子。

“可不是嘛,他还会修自行车、收音机,前两天隔壁老张家的电视机坏了,他三两下就修好了,厂里的人都叫他全能工程师呢!”

娄阿姨放下茶杯,眼神有些恍惚,想起当年自己一心想攀高门第,硬是把女儿嫁给了许大茂那个混账。

“爸前几天腰疼得厉害,吃了好几天药都不见好,还是他帮着按摩才缓过来的。”

娄晓娥笑着点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他说他年轻时在医院做过义工,跟着老中医学了不少。”

娄阿姨看着女儿脸上的笑容,心里泛起一丝酸楚,这样的笑容在许大茂家可从来没见过。

香气四溢的红烧鱼摆在餐桌中间,还有几个时令小菜,色香味俱全。

孙斌坐在小晓晓旁边,专注地给她挑鱼刺,动作轻柔又仔细。

“爸爸,这个鱼好香啊!”小晓晓睁着大眼睛,馋得直咽口水。

孙斌宠溺地摸摸她的小脑袋:“慢点吃,爸爸虽然把刺都给你挑干净,但吃的时候还是要细嚼慢咽。”

娄阿姨看着这温馨的一幕,眼神恍惚,不由得想起许大茂当年连筷子都拿不好的样子,吃饭时总是狼吞虎咽。

“晓晓,多吃点饭,你看你瘦瘦的,要好好长个子才行。”孙斌耐心地给女儿夹菜。

小晓晓认真地点头,嘴角还沾着饭粒:“嗯!我要快点长大,这样就能多吃爸爸做的好吃的了!”

一桌人都被逗笑了,连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娄阿姨也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吃完饭,孙斌麻利地收拾好桌子,又把准备好的饭菜装进保温桶里。

他从院子里推出一辆崭新的三轮车,后座上还特意加了软垫,显然是经常骑着跑远路。

“这是要去哪啊?”娄阿姨不解地问。

聋老太太凑过来,压低声音解释道:“是给余虹送饭去呢,那边食堂的傻柱跟孙斌有些过节,他怕余虹在那边吃不好,天天骑车送饭去。”

娄阿姨愣住了,看着孙斌远去的背影,这一路得骑多久啊。

“这孩子啊,心思真细。”聋老太太感叹道,“就是苦了他,来回得一个多小时呢。”

娄晓娥和娄阿姨回到家,坐在沙发上沉默了好一会。

“妈,你还记得当初许大茂找人说项的事吗?”娄晓娥突然开口,声音有些哽咽。

娄阿姨眼圈一红:“都是妈的错,要不是我当时看重他家的门第,非要你嫁个干部...”

娄晓娥赶紧握住母亲的手:“妈,过去的事就别提了,现在不是挺好的嘛。”

此时孙斌骑着三轮车到了第三轧钢厂,余虹和陈姐已经在门口等着了,看样子是专门在这等他。

“今天又麻烦你跑这一趟。”陈姐热情地打招呼,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

孙斌把三轮车支好,笑着摆摆手:“不麻烦,顺路。对了,你弟弟那边的事我都安排好了,下周就能去厂里报到。”

“真是太感谢你了,你们厂的技术培训名额可不好拿,这下我弟弟总算有出路了。”陈姐连声道谢。

余虹接过保温桶,笑着打趣:“你还不相信他啊,有他这句话,那可比盖了章还管用。”

孙斌刚骑车回到四合院,就听见院子里一阵喧哗声,好几个人围在一起。

“一大妈晕倒了!”有人大声喊道。

娄晓娥已经跑过去帮忙,孙斌本想说不管这闲事,但又有点于心不忍,还是叹了口气。

“快把人扶到三轮车上,我送医院去。”他快步走过去帮忙,心里琢磨着一大妈怕是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事。

夜色渐浓,三轮车载着昏迷的一大妈,向医院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