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同舟共济

秦香莲虽早有打算,但此时手心里也尽是冷汗,春娘冬郎俩个还不到一个月,她和一家大人总有信心活下去,可免不得担心孩子们,实在是太小了。

陈老娘作为受灾后活着带来这个消息的人,也正站在秦老头一旁,见村民们一个个心急如焚,秦老头便让陈老娘说两句,给大家安安心。

陈老娘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过些什么,不知道该如何做,很快身上的汗就不比秦香莲少了,支支吾吾只憋出句:“均州这么多山,蝗虫飞不过来的,哪有那么厉害的蝗虫。”

陈老娘以为自己在胡说,可在秦香莲听来却不无道理,陈老娘还是没白活这许多年,生态治理确实也是防治蝗虫的长期方法之一。

山清水秀的地界,地表土壤裸露有限,蝗虫产卵地自然也有限,也就不至于成灾。

可惜的是,秦家庄发展到今天,靠着勤劳肯干不怕苦不怕累只怕饿死的决心,开垦出了大片的田地。

这样想来,横竖是避不开的。

何况……秦香莲捏紧手心,她这些日子,很是看了些书架上的书,加上前世今生的记忆,她对自己所处的朝代也有了认知。不管这朝代是真实北宋还是架空历史,至少到目前该对上的事情几乎都和史书对上了。

宋明道二年七月,天下大旱,蝗灾蔓延,江淮和京东一带灾情尤其严重。范仲淹奏请朝廷派人视察灾情,仁宗不予理会。范仲淹便质问仁宗:“如果宫中停食半日,陛下该当如何?”仁宗幡然醒悟,派范仲淹安抚灾民。范仲淹赈灾济民,并将灾民充饥的野草带回朝廷,以警示六宫贵戚戒除骄奢之风。

秦香莲面色凝重,按照真实历史的发展,应是七月大旱,却不想现在才二月就已经开始有苗头。

她昨日就将自己的猜测尽数告诉给了陈家人,即将天下大旱。

至于江淮和京东一带的蝗灾尤其严重,往好里想他们均州不会是最严重的,但是既然用到了天下大旱这种字眼来形容这场天灾,怕是均州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目前也只能做最坏的打算。

陈跛子和何氏心里揣着香莲讲给他们的话直打鼓,香莲太年轻,这种话还是由他们来讲更好,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不晓得如何开口。

他们一家人这凄惶神色放在这人堆里也不扎眼,秦香莲心下暗叹,刚准备开口自行讲了,就听见陈老娘出声:“除了防蝗灾,更要防旱灾,你们秦家庄多久没下过雨了?”

有些秦家庄人这辈子没缺过水,他们均州地界,最不缺的就是大河小溪,想打井都用不着寻水源,只管挑个看中的位置,往下挖个尺长,必定是水汪汪的,井深也顶多顶多挖个三丈。

无尤观的井是全村最深的,也就是三丈罢了。

好多村民听了都不肯信,只笑陈老娘是外来的,陈老娘一拍大腿:“我这么大年纪还哄你们玩?那小兄弟,你也从外头回来的,你跟大家说说,这一路上下过雨没。”

那小兄弟便痛快答了确实没下雨,众人也认为陈老娘一把年纪不至于无的放矢,哪怕只有一成可能也恐搭上全家性命,席地而坐的村民们左右相商,皆是愁眉不展。

大大小小的道士们也压低声音,在大殿里你来我往地讨论起来。

庄里民居多是依山脚而建,而道观却是依山傍水而建,道士们时常往来山下山下,登高望远,沧浪洲水位下降露出河床的事情,他们瞧得比谁都清楚。

再者,观里不少喜饮茶的道长,是以掘了一股泉眼以供日常吃茶用,确实是比往年的水流小了一些。

至于那口大井里的水,前些日子是有道童说过那井绳短了,他们都只以为是道童矮了,并未深思。

道士们说着说着,也不由得大汗淋漓,当下再顾不得许多,爬起来去井边瞧水深,几个村民也跟了上去,至于其余想去山顶瞧沧浪洲情形的,也是麻溜爬起来去了。

秦香莲是爬不了山,家里老的跛的也是不行,唯独陈年麦经常到山上去,这会儿何氏便直接问他:“沧浪洲你可注意瞧过?”

陈年麦挠了下头:“我近日都往大嫂家里的山上去,那小山头的活儿都忙不完,寻常不去那大山了。倒是鸭子们常去的荷塘确实是见了底,去年过年吃的那些黄鳝,就是那处挖的,至于那些鱼塘倒还没见底,只水位很低。”

由得众人这许多动作,秦老头已明白这事约莫八九不离十,他家里的鱼塘也旱,水位更是降了大半,这老太太没有空口白牙危言耸听。

秦家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秦老头又添三分担忧,忧心村里真会到了山穷水尽活活饿死的境地。

陈老娘见到秦老头的神情,一时不禁有些得意,孙媳妇昨日讲的那些话头头是道,她都听明白了可没有胡说八道。再就是这些外乡人,一个个全然不如她家孙媳妇有见识。

秦老头不明白陈老娘在骄傲什么,只收回眼神看向观主,问道:“如大家所言,不止蝗灾,庄里也确实干得蹊跷,陈老太太既然说今年可能还会有旱灾,咱们道长可会求雨?”

居家道士秦老头和村民们商量一通得不出结论,病急乱投医竟谈起来求雨,他的观主师兄这才姗姗开口。

这位师兄倒比师弟秦老头还要年轻,看模样至多二十来岁,五官端正,穿着身靛蓝色的齐整道袍,用木簪束起发,上下都一丝不苟,气质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潇洒脱俗味道。

寻常时候,他总是一派乐天模样,此时也没有了笑意,郑重其事。

“天灾已起,人祸渐发。行云布雨是仙家手段,若是日后有哪位道长说其有这般本事,定是沽名钓誉骗人钱财之辈。依贫道看,诸位未雨绸缪是对的,但忧虑过甚,便成了杞人忧天。”

大家还是很信服观主,便问:“那依观主看,我们该怎么办呢?”

观主张征抱拳行礼:“治蝗,攒粮,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