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我重来一世,只为你而活
沈砚舟已经不记得,自己上一次如此执着追求一个人是什么时候了。
或者说,他从来没有真正追过谁。
前世的他,靠着头脑和果决站稳商界,从不多言,也不善情感表达。苏黎是自己走向他的,她在他最狼狈、最冷漠的时候,用热度去融化他坚冰一般的孤独,可他那时候以为这是她该做的,是理所当然的,是“女朋友”这三个字的职责。
如今重来一世,他才意识到,那个女孩付出的热度不是义务,而是恩赐。他浪费了那样一份恩赐,才换来如今日日夜夜地偿还。
他不怕偿还,只怕还得不够多。
这天是周末,海川市气温回暖,阳光落在街道上,淡金色铺满了人行道的边角缝隙。苏黎照常去了位于市中心的“清心文创馆”,那里是她一周两次兼职摆摊售卖手绘作品的地方。
她喜欢这份安静,画自己的插画,卖自己亲手设计的帆布包和明信片,也和顾客聊一聊日常。对她来说,这才是生活,不是办公室里的KPI,不是设计总监的通稿压榨。
她刚摆好桌面,就看到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是沈砚舟。
他穿着浅灰色风衣,搭配高领针织衫和一双素白球鞋,整个人干净利落,和平日那个在投资会上西装革履、语气凌厉的“砚舟总裁”判若两人。
他一步步朝她走来,脸上带着克制而温和的笑意。
“今天出摊啊?”他说话的语气就像是老朋友路过闲聊,平静温柔,不带一点压迫。
苏黎没有搭理他,低头整理画册和展示板。
“我在这附近陪客户吃饭,看你发朋友圈,顺路过来看看。”他笑了笑,又补上一句,“放心,我没让任何人跟来。”
“你怎么知道我朋友圈?”她抬头,眉头轻皱。
“你以前没删我。”他说,“我一直关注着你,虽然……你很少更新。”
苏黎没再说话,只是翻过一页画册,那是她最新的一组插画作品——系列主题是“独处星球”。
沈砚舟垂眸望去,一眼就看到了第三张图:一个穿着宽大毛衣的女孩,独自在城市的高楼间走着,手里握着一只断了线的风筝。
他认得,那是她自己。
“你还在画这些。”他轻声道。
“这些卖得好。”她平淡地说。
“还是因为你孤独。”
她手指一顿。
他继续说:“你以前画的是花,是猫,是四季。后来才开始画这些一个人的故事。”
“沈砚舟,你跟踪我吗?”
“没有。”他直视她的眼睛,“但我在努力重新认识你。”
“你现在的每一件事都让我很不舒服。”苏黎放下笔,语气清冷,“我并没有答应你重新追我。”
“我知道。”他点头,“但我不打算停止。”
“我不需要你。”她反驳。
“我知道你现在不需要。”他语气很低,却坚定,“但我希望有一天,你不再把‘不需要’挂在嘴边,而是觉得,有我在,心安。”
苏黎望着他,眼神里终于露出一丝疲惫。
“沈砚舟,我不是那个会被几句温柔话就原谅一切的人。”
“我知道。”
“我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为你跑几十个街区找你喜欢的笔记本。”
“我也不希望你再为我奔波。”
“你到底想怎样?”
“我想成为你生活里一个安全的存在。”他望着她,“我想让你知道,不管是快乐时还是低谷时,回头总能看见我。”
她心中微颤,却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咬了咬唇,低头继续摆弄她的画册。
“今天的事,谢谢。”她说,“但我希望你以后别再来这里。”
“好。”他点头。
她抬起头,眼里浮现一丝意外,“你答应?”
“你说不希望我来,我当然答应。”他轻轻笑了一下,“但我会找其他方式,在不打扰你的前提下……留在你身边。”
苏黎没说话,只是垂下眼睫,仿佛眼前这个男人的柔软语调,是一把细密锋利的锯齿,一点点把她曾经结痂的旧伤剖开,却又不让她出血。
她不怕疼。她怕的是,他来得如此温柔,她再一次信了。
过了会儿,她低声说:“我要开摊了。请让开。”
沈砚舟识趣地后退两步,站在阳光下没有再出声,只是站了一会儿,然后转身离开。
他的背影很安静,没有犹豫,也没有回头。
苏黎心里忽然有种说不清的情绪,像是一个长年冰封的湖面突然出现一丝微裂,阳光照进来,暖了一点点。
这天她的手绘摊位卖得还不错,一位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买走了两本绘本,还有几位常客过来打招呼,说她的图案越来越治愈了。她笑着应对,心里却乱成一团。
那一团乱的源头,自然是那个说着“只想成为你身边安全存在”的沈砚舟。
他什么时候学会这种不压迫的方式靠近了?
以前的他明明像锋利的刀,割得人遍体鳞伤,现在却像温热的水,裹着她,让人放不下警惕,却也说不上讨厌。
晚上八点,苏黎收摊。
她拎着帆布包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那家熟悉的小便利店,突然停下脚步。
她记得,曾经某一年冬天,她和沈砚舟吵架,哭着跑出来,天太冷,她站在便利店门口冻得直抖,是店员借了她一杯热水,她才不至于在街头晕倒。
那个冬夜,沈砚舟没有追出来。
她在便利店坐了一夜,凌晨才打车回家。那是她第一次彻夜不归,他甚至没给她打一个电话。
她想起那个夜晚,忽然觉得喉咙发紧。
进店,她买了一瓶温水和一个肉松饭团,站在门口刚想拆包装,余光却瞥见路口站着的人影。
他又来了。
沈砚舟站在路灯下,披着淡黄色的光,手里提着一个保温袋。
他不是偶遇。
他是等她。
“你又跟踪我?”她声音冷了几分。
“不是。”他摇头,“我在这条街等你,不是为了跟踪你,而是因为我知道你今天收摊会晚,怕你累,送你晚饭。”
“我买了。”她举了举手中的饭团。
“那你也可以不吃这个。”他把保温袋递过来,“南粥北饭的山药瘦肉粥,还有一份炒素。你喜欢的。”
她盯着那袋饭看了一会儿,最终伸手接过。
“谢了。”她说,“我不想让它浪费。”
“那就不浪费。”他轻声道。
她没再说话,转身走进巷口。他并没有跟着,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像是一尊沉默不动的雕塑。
第二天是周一,她按时上班,一切如常。但她发现一个细节。
办公桌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块护腕垫,是她前几天手腕酸痛时在网上看过的型号。她没告诉任何人,更没有下单。
她心中一紧,随即明白了。
果然是他。
她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她工位的。可能是从前的某个邮件,可能是陆苒说漏了嘴。但她清楚,这个人,在她不知道的时候,一直在用他的方式渗透她的生活。
是渗透,不是打扰。
中午吃饭时,陆苒偷偷凑过来,“你今天看起来心情挺好的嘛。”
“我哪有。”
“你桌上那东西,不会是你家沈总送的吧?”
“不是。”她嘴硬。
“可你没买啊,你上次说那款护腕你觉得太贵了。”
“可能是同事放错了。”
“你现在这么不坦率,以后怎么面对真爱啊?”陆苒笑,“算了,我就不拆穿你了。对了,周末要不要去采风?我计划去旧码头那边拍点民宿素材,顺便写个旅游推文。”
“行。”苏黎答应得干脆。
那天晚上,她在回家的电梯里,翻看着手机里的购物清单,忽然就停留在“护腕垫”那个页面上。上面显示“商品已购买”,收件人地址正是她公司。
她轻声一叹,原来是她自己无意中点了结账,而他替她完成了付款。
她竟然一点没察觉。
这一刻,她忽然有点明白了——这个人,也许不是变得更聪明了,而是变得更小心了。
小心到,不敢再打扰她生活的每一丝边角。
周五晚上,旧码头。
海川市的旧码头早已停止工业运输改造为文创展区,沿江的灯带点亮之后,倒映在水面上,如同一条沉睡的金龙。
苏黎背着画板和摄影包,跟陆苒一前一后地走在江边。
夜风带着海腥味扑面而来,头发被吹得微微乱,她没心情整理。今天的天空不够澄澈,晚霞也没有出现,反而是一种迷蒙的蓝灰色,让人有点说不上来的压抑。
她停下脚步,望着远处一艘载着游客的游轮缓缓驶过,船体拖曳着长长的灯带,像一只划破记忆的箭矢,轻轻击中她心头最柔软的某个角落。
“黎黎,你是不是在想他?”陆苒靠近,“我看你今天状态不对。”
“没有。”她摇了摇头,“只是有点累。”
“那你怎么一直盯着那艘船发呆?不会是想起来你们以前的事了吧?”
苏黎没有否认。
“我们三周年那年,就是在这边过的。他订了整条游轮,还说‘三年不算长,但我想和你一直走下去’。”她轻轻一笑,“可惜走着走着,他把我丢了。”
“那你现在还想重新牵起这段线吗?”
“我不知道。”苏黎低声说,“我现在已经不是那个非他不可的自己了。”
“可你心里还是有他的,对吧?”
苏黎没有回答,只是沉默。
就在这时,手机震了一下。
她拿起来一看,是沈砚舟。
【我在旧码头这边,想了很久,想告诉你一件事。如果你不介意,我在靠近西岸雕塑那块等你。】
她没有立刻回消息,而是抬头四处张望。
那个位置,确实不远。
“你去吧。”陆苒忽然说道。
“你怎么知道我要去?”
“因为你眼睛都快写上‘我想去看看’了。”陆苒笑,“我在这等你,不许太久。”
苏黎走了过去,灯光下,沈砚舟穿着深蓝色外套站在雕塑边,看上去格外安静。他的眼里有灯光,也有月色。
她站在三步外,“你找我?”
“嗯。”他点头,“我不想打扰你,但有句话,我必须说。”
“你说。”
“我之所以那么努力,是因为我知道自己错得太离谱。”他说,“但这不是我唯一的动力。”
“那你真正的动力是什么?”
“是你。”他看着她,眼神笃定,“是那个在我生命最冷的时候给我光的你。是那个被我辜负了还试图原谅我的你。是那个笑起来让我觉得这世界值得重新来一遍的你。”
苏黎眼睛微颤,“你以为说这些我就会心软?”
“不。”他摇头,“我说这些,是告诉你,就算你永远不原谅我,我也不会停止成为更好的自己。”
“可我不想再承受一次失望。”她低声说。
“我知道。”
“你说你重来一世是为了我,可我不想你是为了我而活。”
“那我为了自己活。”他轻轻笑了笑,“但我自己的一部分,是你。”
她一愣。
“我会慢慢等你。”他说,“不催你,也不逼你。你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候回头,我就还在。”
苏黎的喉咙动了动,想说什么,却最终只是轻轻点头,“我先走了。”
“好。”他点头,“慢点走。”
她走了几步,忽然停住脚步,回头道:“那个护腕垫,谢谢。”
他露出笑容,眉眼都是光。
“你终于承认了。”
她没回答,只是转身走远。
夜风很轻,江水很静。沈砚舟站在原地,像是等了一整个轮回,只为换来她那一句轻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