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思维:商业创新与重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可猪一直都在,风口在哪里?

趋势就像一匹马,如果在马后面追,你永远都追不上,只有骑在马背上,才能和马一样快,才能马到成功。

努力只能把事情做好,跟对趋势才能把事情做对。未来10年,批发商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团队及创新的商业模式,这是大趋势!阿里巴巴2012年全年销售额突破万亿元,仅2012年11月11日一天就达到191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中国后17个省的全年GDP总和。2013年李宁关掉1800多家实体店,电商的销售额已经超过实体店的销售额。未来3~5年全国有近80%的书店将关门,30%的服装店、鞋店也将关门。

那么,未来5~10年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那就是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O2O经营模式:线下(实体店)体验,线上(厂家网站)购买,由厂家亲自发货给顾客(聪明的企业家会将线上销售系统及物流仓储系统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解决,自己全力做好产品)。然后顾客介绍顾客(直销),厂家直接付给顾客广告费和宣传费。这种商业模式将狂揽众多顾客和渠道资源。

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设想一下,出门前先用手机把车辆空调打开,然后在开车的时候通过车载无线终端挑选一家最实惠的餐厅,点好菜并通过二维码支付,导航自动找好最近又不堵的路。到达餐厅时,服务员已经在门口迎接,还没等坐好,饭菜便自动上好,吃完后手机一扫发到微信朋友圈进行评价,赚取了评价积分,下次来就免费了,方便、实惠又不用等,分享还能赚钱,真的很惬意。吃完饭去商场购物,看到哪个喜欢的产品,体验一下,感觉好的直接扫二维码,用手机比比价,放入网络购物车,逛完商场,在手机上选择送货时间和送货地址,直接付款,不用拎东西也不用排队。然后去看电影,在吃饭的时候已经用手机买好了电影票,马上就可以欣赏自己喜欢的大片了。这就是我们未来的生活,并且离我们越来越近!

2012年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的颁奖晚会上,先是王健林与马云的一赌,赌网络经济能否占到实体经济的一半,现在王健林说不赌了,但他逢人就提移动互联网思维,这就是一年来王健林的思想变化。2014年董明珠又与雷军赌了一把,赌资达到10亿,赌移动互联网思维武装的小米手机未来能否超过格力,结果还不能预测,但截至2014年6月30日,小米手机的销售额已经达到632亿,销量增长149%,不到一年时间与格力的差距大大缩小,雷军说有99.99%的把握会赢。

观念比能力重要,行动比承诺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方向比速度重要。思路清晰比卖力苦干更重要,心态正确比现实表现更重要,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更重要,做对的事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拥有远见比拥有资产重要,拥有健康比拥有金钱重要。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所以,如果有一天隔壁开烧烤店的张三忽然卖起情趣用品,不用觉得惊讶,因为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每一个行业都在整合、都在交叉、都在相互渗透,如果原来你一直获利的产品或行业,在另外一个人手里突然变成一种免费的增值服务,你将如何竞争?如何生存?

所以,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产品和渠道的竞争,而是思维和终端消费者的竞争。谁能够拥有移动互联网思维,谁持有资源、拥有粉丝,不管消费什么产品、什么服务都能盈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1 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2014年,传统制造企业遇到了重重困难:土地成本、环保成本、原材料成本、融资成本上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80后、90后成为人才主力军,独生子女带来的管理难度加大;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导致出口不畅,而价格却涨不上去,传统生产模式难以为继。传统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1~5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下降43.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4.2%。这些问题在传统经济重镇浙江温州和广东东莞最为典型。

温州出现了严重经济困难,银行抽贷、企业互保令形势更加雪上加霜,导致当地不少优秀企业都陷入困境,危如累卵。发生在浙江一隅的故事或许就是风暴将要席卷更广阔地方前的预警。某担保公司负责人对《浙商》记者表示:“2011~2012年间,中小企业因为互保导致资金链紧张,倒闭了不少。小企业船小经不起风浪,而大企业底子稳,当时虽然有损失,熬一熬就把亏损消化了。但没想到经济形势一直不景气,企业现金流越来越紧张,原来想用未来的利润补亏损,现在却办不到了。长此以往,企业越来越困难,就像绷紧的弦,加一分力都会出事。互保链上的企业一家有风吹草动,其余的都会吃不消。另外,“重灾区”的几个行业都以传统行业为主,这些行业也是近年来最受宏观大环境影响的行业。”为了防范和化解互保联保风险,2014年2月初,该地区果断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政府、企业、银行三方行为准则,尤其要求当地银行不能随意抽贷,但效果如何有待观望。不少企业家表示忧虑,银行方面了解政府的态度后,省级分行纷纷上收了支行的贷款审批权,这样一来,政府的协调效果大打折扣,还有可能影响其他企业。在企业对银行疑虑重重的同时,银行同样对企业现状十分忧虑。一位银行业人士对《浙商》记者表示:“互保机制现在看来虽然有很多不足,但在经济发展时期确实帮助企业融到了钱。现在要求银行争取平移贷款,暂停向企业收取利息,一来很多银行的省级分行都没有这样的权限,二来受银行机构内部的考核机制所限,要是出现呆坏账,我们弄不好是要丢饭碗的。”还有不少银行业人士对《浙商》记者表示,浙江地区的金融机构近期对民营企业普遍惜贷慎贷,过去的民营企业重镇如今已经成为不少人眼中的“危险地带”。招商银行杭州分行的一位负责人对《浙商》记者表示:“未来,浙江一些地方的银企关系或许还会更加紧张。温州等地已有先例,具体怎么走,还得看政府怎么做。”

位于珠三角的东莞也遇到了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受国内综合成本不断上升的影响,外资企业向境外转移生产订单的现象日益明显,其中纺织品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三地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原来的65%下滑到40%,我国空出的市场份额被东南亚国家越南、孟加拉、印尼等“蚕食”。对于市场被挤压的情况,东莞一纺织公司的部门经理表示,受国内外市场低迷、部分订单流向东南亚地区等情况的影响,从2013年年底开始,公司在单量明显不足,只能尽力接一些急单/碎单以保证生产,保证员工正常收入。收入和利润都大幅下滑,公司只能处于“有生产、无利润”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些出口企业在努力转型内销,实际上却困难重重。内销市场整体上不断扩大,但遇到的困难很多,比如内地假冒伪劣产品盛行,导致企业研发创新的努力付之东流。大部分企业依然保持传统的营销模式,对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政策扶持存在较大依赖性。成本攀升倒逼企业搬迁转移,这在东莞一些中小企业中已不是新鲜事,而现在出口市场的残酷竞争使一些外向型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根据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提供的情况,2014年上半年,东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员企业的总体经营不容乐观,其中纺织、服装、鞋类表现较差,出口业务同比下降,塑料制品、玩具、箱包、家具行业表现平稳,电子、机械行业表现较好。

温州和东莞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典型地区,全国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不管在哪个行业,传统营销都找不到“势”了,尤其表现在资本市场上。企业商业模式的“生产、加工、产品、招商、广告”这一老套路早已经成为传统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必备技能,闭着眼睛都会干。然而大家突然产生了疲劳感,发现兴奋不起来,很难激发团队的斗志,这可能就是传统行业的穷途征兆。任何事物,不怕小,就怕没有势。雷军说,站对了风口,猪都能飞上天。风口就是势,没有这个势,企业就是一潭死水。如何找回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势,这是所有传统企业面临的最大命题。

百度抢了电视广告的饭碗,微博把报纸逼到死角,淘宝抢了沃尔玛的饭碗,微信抢了运营商的饭碗,360免费让杀毒软件死了,还在排队中的是银行、超市、培训、保险……

1.2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及规律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4次调查报告,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较2013年年底增加2699万人,手机网民比重提升至83.4%,相比2013年年底上升了2.4个百分点,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80.9%)。手机作为第一大网络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手机比老婆还亲”正在成为现实。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普通大众的关注。

1.O2O走入平常生活

随着4G网络的加速推进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诸多传统产业纷纷以O2O方式加快改造升级进程。从绫致的O2O构想到天猫家具O2O兵败“双11”,从苏宁的第一个O2O购物节到京东2014年的6·18O2O战略,无论是电商品牌还是电商平台,都在围绕O2O展开布局。2014年O2O一路突飞猛进,随着移动支付的完善,线上和线下逐渐打通,O2O开拓出了一个更加巨大的消费市场。2014年3月3日,中粮大悦城宣布与阿里合作,积极利用O2O为消费者和商户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3月21日,京东签约11000家便利店,大举进军O2O,将社区周边的便利店作网络整合,通过线上收集订单,线下利用自己强大的物流能力进行分发;3月31日,阿里集团宣布将与银泰商业合作构建一套打通线上线下商业的基础体系,这一合作将帮助这些门店中的购物者实现使用阿里巴巴的支付宝钱包来付款;4月9日,TCL集团正式启动O2O平台项目建设,“智能+互联网”的战略转型加速落地。在O2O之前,电商的流量入口其实很窄,而随着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整个购物应用场景发生了变化,为O2O模式提供了一个更可靠的支付闭环。可以预见,2014年,O2O将全面爆发,这一年将被载入史册!

2.移动电商加速探索

2014年也是移动互联网狂飙突进的一年,传统企业开始了转型之路,互联网公司开始向移动端提供服务,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购物支付、看电影、订票、订餐、订酒店……PC互联网用户的消费习惯日益移动化,移动电商的疯狂崛起已成为必然。

2014年智能终端加速普及,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移动电话用户为12.52亿户,移动宽带接入用户为4.59亿户,其中TD用户达到2.36亿户,占移动宽带用户的比重超过50%,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48亿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总数达到8.11亿户,3G用户上网规模达3.34亿户,对移动宽带用户的渗透率达到74%。截至5月底,微信等应用的即时通信用户达6.86亿户,日发信息量十多亿条,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60.9%,流量收入增长56.8%。同时,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大量出现。2014年3月18日,谷歌发布了面向智能腕表市场的AndroidWear操作系统,该系统是一款可穿戴设备操作系统,可提供良好的提醒、互动、控制功能。LG、华硕、HTC、摩托罗拉移动和三星等多家硬件厂商和博通、Imagination、英特尔、联发科、高通等芯片厂商承诺将在2014年推出相关产品。3月25日,英特尔、谷歌和Facebook同时宣布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投资。中国企业也在争抢先机,如百度推出手环抢占市场,市面上已有针对老人、小孩等人群的可穿戴产品。6月初,三星升级Galaxy Gear,设备的系统从原先的Android变为Tizen,并宣布将于年底推出首款Tizen智能电视;在平板电脑领域,三星也成功研发出可兼容iPhone和Andriod应用的Tizen系统平板电脑。可见,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终端正在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移动化趋势明显。以余额宝、理财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大量涌现,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越发紧密。未来互联网金融会出现更多的应用模式创新。据统计,2014年一季度有1/4左右的网络销售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完成的,用户对移动电商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未来将有更多电子商务交易通过移动端完成,更多传统企业将试水电子商务。O2O、C2B等商业应用模式创新引发了各行各业的格局变化,移动互联网商业应用模式将进一步多元化,并将出现大量各具特色的细分应用模式。

2014年,移动电商已经成为不言自明的最大趋势。传统互联网企业、PC端电商企业纷纷加紧移动互联网布局,微信电商已经初具移动电商平台的雏形,而移动购物、移动支付也有可能逐渐代替PC端的操作成为网购的主流购物场景。虽然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的“器官”,但电商如何借助移动互联网,还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探索。也正是因为这段探索时间,下一弯道超车的机会必将在移动电商中诞生。

3.电商金融全面爆发

马云曾提出,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2013年推出的余额宝,不到一年时间,用户数达到1亿,超过国内A股股民数量,金额也达到7500亿元,其投资的天弘基金成长为国内第一大基金公司。余额宝在震撼电商圈的同时,也再次震撼了金融圈。同时,京东小贷、京东白条、苏宁小贷纷纷出现,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电商巨头相继推出了供应链金融贷款服务。2014年2月底,微信理财通宣布上线,与汇添富、易方达、广发等多家基金公司合作,在线理财和支付体系进一步健全。4月15日,百度正式推出百度钱包,与广东联通、富国基金开展深度合作,移动支付战略全面落地。2014年3月11日,银监会确定了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和腾讯名列其中。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也逐步加强。3月14日,考虑到相关支付产品的安全性,央行宣布暂停网络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同时,考虑到用户资金安全问题,工行等四大国有银行陆续大幅下调快捷支付的单笔和每月限额。各大银行纷纷上线电商平台并针对性地推出各种电商理财产品,传统保险理财投资公司更是纷纷试水电商,电商金融已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4.移动支付成为主流

随着支付宝的推出,移动支付羞答答的盖头被人揭了起来,巨大市场让多方垂涎万分,银行、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纷纷发力角逐移动互联网蛋糕。运营商推出免费版NFC卡,互联网企业推出二维码支付,激战日益升级。

移动支付在过去几年中摸索前进,从手机支付宝购物,到水电、宽带缴费,一些日常的交易都可以轻松完成。而2014年,整个移动支付正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势头。尤其是微信红包的推出,加速引爆了这一市场。如今,各大电商平台都通过微信接入支持移动支付,对于电商来说,移动支付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移动支付的意义不仅是对大电商格局的影响,更有可能对中小型电商产生巨大影响。

5.大数据变成现实

在2014年,如果不提大数据,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移动互联网人。世界杯球赛预测、电商投放广告、物流调度运力、证监会抓老鼠仓、民航节约成本、农民破解猪周期、制片人拍电影……看似毫不相关的事,背后都有大数据的身影。2014年5月16日,百度宣布成立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加速大数据技术的研发。5月27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挖掘气象大数据的深层价值。随着大数据概念的迅速普及,国内互联网企业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大数据在定位客户、优化业务流程、改善民众生活、提高预测精准度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不仅能让更多的事情效率更高,更有可能让更多的事物进行连接,产生“智慧”。对于电商行业来说,数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围绕着大数据,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挖掘和分析已经成为未来电商平台企业的制胜关键和利润焦点。而对于大多数品牌电商来说,如何将大数据更好地融入商业分析中才是真正的重点。

2014年,国内互联网企业掀起新一轮赴美上市热潮。4月17日,新浪微博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市值达33.88亿美元。5月,猎豹移动、途牛旅游网、聚美优品、京东商城等企业相继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分别为1.68亿美元、7200万美元、2.45亿美元、17.80亿美元。5月22日,纽约纳斯达克迎来了第118个IPO——来自中国的京东集团。京东收盘价为20.90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0%,市值达286亿美元。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身价达到近60亿美元,晋升亿万富翁行列。6月12日,智联招聘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成为2014年第五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以92.7美元/股的价格开盘。截至收盘,阿里巴巴股价93.89美元,涨幅达38.07%,阿里市值达2314.39亿美元,超越Facebook,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也是截至目前在纽约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最大的一次IPO。按照《华尔街日报》的统计,中国有四家公司进入全球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十强,挂牌后马云的个人资产将会达到2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00亿元,大大超过地产大佬王健林,晋升为中国首富。可以大胆预见,新一轮移动互联网创业机会正在到来。

虽然移动互联网发展在内容、监管等方面还需完善,盈利模式也尚不清晰,但移动互联网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向我们大踏步走来。

1.3 移动互联网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互联网用户6.5亿,手机用户12亿,微信用户7亿。“关注点在哪里,机会就在哪里!”

移动互联网,就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其服务,它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体。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从技术上讲,移动互联网是指以宽带IP为核心,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服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从用户来讲,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使用手机、Pad、上网本等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服务或互联网服务。

移动互联网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这两个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的领域联系在一起,从而引领了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新时代,按照相关预测,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在2010~2015年间增长26倍。2014年上半年,网民对各项网络应用的使用程度更为深入。移动商务类应用在移动支付的拉动下,正历经跨越式发展,在各项网络应用中地位愈发重要。互联网金融类应用第一次纳入CNNIC的调查,互联网理财产品仅在一年时间内,使用率超过10%,成为2014年上半年表现亮眼的网络应用。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网民生活全面网络化。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互联网发展重心从“广泛”向“深入”转换,各项网络应用深刻地改变着网民的生活。移动金融、移动医疗等新兴领域的移动应用多方位满足了用户需求,推动网民生活迈向全面网络化。电子商务类、休闲娱乐类、信息获取类等应用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带动了整体互联网各类应用的发展,支付类应用助推线下消费,手游带动网络游戏使用率逆转增长。2014年上半年,支付应用在整体层面及手机端都成为增长最快的应用。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达63.4%,使用率由2013年年底的25.1%增至38.9%。移动网上支付与消费者生活的紧密结合催生了众多应用场景和数据服务功能,也带动了手机端商务应用的迅速发展。相比2013年年底,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增长率分别达到了42.0%、25.5%和65.4%。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68亿,使用率从2013年年底的54.7%升至58.2%,扭转了一直下滑的趋势,基本恢复至2012年年底的水平。其中,手机网络游戏使用率为47.8%,增长了4.7个百分点,规模增长3648万,成为助推整体网络游戏用户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用户量也已初具规模。互联网理财产品推出仅一年时间,用户规模达到6383万,使用率达10.1%。互联网的便捷性打通了资金链条,降低了理财产品的管理及运营成本,使个人零散资金获得了更高的收益回报。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两个产业的融合,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人们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领域,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并由此对整个电信产业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

1.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正在改变

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随心分享的特性完全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未来“人机合一”的关系将更加牢固。我们不仅置身在传统互联网中,而且已经被移动互联网“包围”。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娱乐移动化

SoLoMo正在成为主流,移动互联网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络,丰富的移动应用把娱乐移动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随时使用网络娱乐自己、娱乐大众,一有时间就通过手机看新闻、查天气、翻阅电子书、查股票或者玩游戏,移动娱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3.大数据使生活无隐私

随着智能手机应用不断丰富,可穿戴设备大量涌现,数据搜索越来越容易,为我们带来价值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烦恼,未来我们可能无任何隐私可言。例如,我们平常在手机里下载大量的App,而这些App很多都要求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当你刚从产房里出来时,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可能不是来自你的朋友,而是来自婴儿奶粉厂商或是婴儿尿片厂商,他们通过数据分析甚至可能精准知晓你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4.信息量增大,信息传播更加畅通

移动互联网精准搜集每个个体消息,信息成倍增长。上网购物会产生购物行为分析,刷微博会产生微博浏览分析,用微信、易信等交友会产生交友搜索。我们每天在新闻App、移动天气、移动QQ、微信等应用中产生大量数据,同时这些应用的海量信息让人们在移动互联网中畅通无阻,消息传播不再受时空的限制。

5.社交网络越来越广,但人会越来越寂寞

事实上,未来在移动终端上可以实现多种功能,人们的社交圈也在逐步网络化。一拿起手机就会感觉世界就在身边,一放下手机就会觉得被社会遗弃。这让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手机,人与人之间的语音交流、面对面交流越来越少。随着移动应用程序的普及,手机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基本通信和信息传递的终端,而是成为了一个人们随身携带的娱乐终端。几乎每部智能手机上都装有电子地图,这已经成为人们衣食住行的标准配置,至于其他基于位置服务的搜索更是不胜枚举。同时,对新闻信息以及娱乐信息的即时搜索,甚至是基于微博平台的实时搜索,都可以通过移动搜索来完成。移动互联网服务使我们可以即时获取各种信息,这也正是移动互联网的魅力所在。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一种未来生活的可能性正逐渐揭开面纱。而在许多从业者看来,这种转变的背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思维方式的变化。正如UC优视董事长兼CEO俞永福所说,从PC到移动,是互联网对每个人的生活从渗透到占领的过程。人们正在改变的生活习惯,其背后都有对应的被改变甚至被颠覆的行业。打车软件在改变人们招手打车的习惯,出租行业生态在变化;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将人们的钱从银行挪了出来,个人理财的途径在增多;京东正在试验的新功能中,用户只需提供自己的身高、体重数据就可在网上试穿衣服,未来,线下商场可能连“淘宝试衣间”的地位都难保……而由于移动互联网与人几乎形影不离,因此这种改变将更为明显。以打车软件为例,移动互联网在大数据收集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有专家建议,可根据海量的用户使用情况,推算出不同时间点的打车高峰线路、常用线路等,同时对司机的行车路线进行优化,增加其与乘客的匹配度,减少浪费。事实上,此前支付宝就根据其海量数据发布过春运的热门线路,百度也推出了“百度迁徙”等,这无疑可以为铁路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移动互联网还可能带来一种全新的信用体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使素未谋面的人,在打交道前也可以根据对方的信用情况进行双向判断。例如,家住北京的陈小姐告诉记者,她现在用打车软件叫车时,都会先看看用户评价,“如果司机抽烟,我肯定不坐他的车”。而在招手打车的时代,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迎接这种新生活的同时,很多从业者也意识到,造就这一切的将是新的思维方式和更为年轻的力量。“没有人能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因为人性就是要更新,即使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太老了。”一向被视作重视创新的马化腾,也这样感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变革其实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