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疆山地区域新农村建设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云南山地农村贫困的客观原因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扶贫攻坚战略,首先需要正确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当前云南山地农村贫困问题的本质。从理论的高度把握贫困这一社会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我们切中问题的要害,找到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扶贫政策和措施。

正确认识农村贫困问题,需要认识这一社会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农村贫困问题的复杂多样性从贫困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机制上来说,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恶劣的自然环境客观上导致了农村贫困的发生

一般来说,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无法脱贫的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一些偏僻山区,可利用资源贫乏,与外界的联系十分困难。

云南山区的地貌特征是多山地、丘陵,且山高坡陡。“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河边。对山喊得应,走路要一天”,这首民谣形象地描述了云南山区的地貌形态。自然资源相较于平原地区具有分散性、石漠化严重的特点,土地限制因素较多,如坡度大、土层薄、缺水、土质差等,人口承载力极低。据估计,山区人口承载力只及平原地区的1/100~1/10。据统计,在云南的耕地面积中,山区耕地占67%,坡度为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16.2%,缺磷的土地占53.6%、缺钾的土地占38.6%、缺有机质的土地占19.6%、缺氧的土地占18.2%,土壤耕层浅薄的土地占38.6%,土质黏重、板结的土地占22.4%,干旱缺水的土地占44.6%。以高山峡谷为特征的怒江州,陡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70%以上。全省的高产、稳产田仅占13.5%,中低产田地占86.5%。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农民,只能依靠当地有限的自然资源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成果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同时,这些地区往往生态环境脆弱,灾害多发,农业产量难以稳定,生产和生活抵抗外来冲击的能力很小。生活在这种自然条件里,人们容易陷入贫困。这种先天的地理条件往往也难以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吸引投资,改变命运的机会非常少。因此,山区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制约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 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低及产业结构不合理

交通建设是缩短县域与大中城市空间距离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县域经济赶超,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云南地形复杂,公路等级低、路网密度小,加之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县级财力又十分匮乏,突破交通建设的瓶颈异常艰难。这些年,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云南山区贫困农户生活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但仍相对落后。山区自然村落往往远离公共服务机构,获得公共服务相对较难,大多数自然村落距离县城或乡镇的距离较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差。这不仅影响了贫困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制约了当地的脱贫发展。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种植业是山地居民生活的基本来源,广大云南山地农村仍然以个体经济为主。此外,云南山地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难以形成居住规模。农产品的生产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农产品的生产信息滞后,农业科技水平低、落后于社会发展,再加上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造成人力不足等,都是造成云南山地农村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

三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很多贫困地区仍然存在非常严重的小农意识,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在传统习惯的影响下,云南很多地方的农民仍然坚持一门一户闭目塞耳式的生产、生活格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仍主要以情感为纽带;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合作相对较少,缺乏竞争意识;人们利用血缘和亲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延伸半径小,通婚圈狭小,人们的活动范围因此受到很大限制。此外,这种圈子阻隔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社会的有效联系,弱化甚至阻断了外界社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对贫困农村冲击的势头,更加强了贫困地区的社会贫困性和贫困落后的现实状态。

四 生态环境相关的贫困

云南位于云贵高原西部,是长江、珠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六大江河水系的源头和上游,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云南全省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沙化速度快,也是石漠化分布集中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是导致云南山地农村贫困的主要问题之一。另外,国家对江河上游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一些农村地区推进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等政策。这些政策在短期内会让一部分农牧户的农业生产规模降低,收入减少,相应的补偿措施却不足以改变生产和生活的困境,由此也导致了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