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理论前沿(8)(中国经济科学前沿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我国开放型经济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开放型经济存在的问题,学者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针对全国的开放型经济,从宏观角度探究;另一方面则是研究某一区域的开放型经济存在的问题,区域性的研究有其特殊性,但也存在共性,而这些共性就需要从全国角度来探讨。

(一)基于全国视角

项本武(2009)从开放战略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认为外贸依存度过高、巨额的外汇储备以及FDI远超对外直接投资等各个方面都增加了大量不可控的风险,留下隐患。陶凯元(2000)研究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认为我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质量都较低,发展失衡,同时,相匹配的法律体系尚未健全。总体来看,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各种基础尚比较薄弱,需要时间发展。肖怡(2006)则提到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被忽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环境问题。其认为过度发展开放型经济带来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同时外资企业的过度涌入也带来污染密集型企业,有害技术和设备的转移等都导致对环境和生态的消极影响。陈愈、吴建伟(2009)同样提到环境问题在开放型经济中被忽略,认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应当注重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污染问题,防止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污染密集型企业。柳晓冰(2008)从资源角度看开放型经济暴露的问题,这里资源仅包括矿产等自然资源,而不包括其他方面的资源,认为我国现有资源利用不足,同时对国外资源的利用率也较低,资源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带来国家安全问题。

(二)基于区域视角

王旺青(2011)总结了内陆省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状,认为我国内陆省份开放型经济发展存在五个主要的问题,首先是各省份间发展不平衡;其次是结构不合理和国际竞争力不足,对这一点大多数学者认同;再次,政策比较优势较差、利用FDI的效率和质量较低,同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走出去”格局。徐昕(2009)认为长三角地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开放方式和外资引进方式过于单一,产业结构相似且失衡,要素流动受阻,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方面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认为开放的过程中经济安全所带来的挑战也是不可忽略的。陈德敏、谭志雄(2009)分析了重庆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状况,认为重庆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从产业方面来看,缺乏竞争力;市场准入方面则存在过多行政约束,这两点与全国情况相似,同时重庆还存在协调机制的问题,对内开放程度低于对外开放程度。董清河(1992)则对山西对外开放的特殊性进行阐述,认为“走出去”是山西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山西基础工业力量较为雄厚,地理位置较为方便,同时有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因此“走出去”不仅是全国发展形势的要求,更是山西自身条件的要求。田伯平(2011)认为开放型经济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可持续的问题,例如土地、劳动力投入过多,资源、能源消耗过量,外贸依存度过高以及低生产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等都要求江苏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型。高博(2007)认为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存在的问题仍可以归结为质量和数量两方面。从数量方面来看,整体发展较为缓慢;从质量方面来看,出口结构、FDI的利用率、区域平衡、投资环境等都存在问题。赵平平(2007)则进行了区域间的比较工作,利用回归模型对中部六省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发展不平衡是区域间开放型经济水平分布的主要特征,同时也得出了与上述研究类似的结论,结构、政策、FDI等一些方面的问题是全国的共性问题。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区域性的研究中暴露出许多共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我国未来开放型经济发展所需要重视的,尤其是结构失衡、发展问题等逼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向新的具有可持续性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