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内容与特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创业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业投资改革、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创业创新孵化服务、财税金融支持创业创新等。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它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创业创新主体从少数人向多数人转变、创业创新服务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发力转变、创业创新理念从科研成果单方面供给向市场需求导向转变、创业创新从内部组织向全社会开放转变、尖端技术创业创新不断涌现等。
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内容
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目的是改革完善创业创新相关体制机制,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以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最终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战略性转变。该《意见》在阐释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和总体思路的基础上,从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财税政策、搞活金融市场、扩大创业投资、发展创业服务、建设创业创新平台、激发创业活力、拓展城乡创业渠道、完善协同机制等方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了宏观布局。总体来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应该从以下八个方面着力。
(一)推进创业创新协同机制建设
1.强化创业创新工作组织领导
主要包括创业创新工作组织领导情况、推进创业创新的联席会议制度等内容。
2.建立健全政策协调联动机制
主要包括政策协调联动机制、政策协调审查制度等内容。
3.政策落实情况督察
主要包括普惠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督察督导机制、政策执行评价体系和通报制度等内容。
(二)建立健全创业创新体制机制
1.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主要包括清理妨碍创业发展的制度和规定、出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及管理制度、建立和规范企业信用信息发布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内容。
2.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主要包括“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改革,放宽新注册企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小微企业名录等内容。
3.切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主要包括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大案要案等内容。
4.健全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
主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破除人才自由流动障碍、建立创业创新绩效评价机制等内容。
(三)优化财税金融支持创业创新结构与布局
1.优化财政政策
主要包括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优化减轻创业者负担政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扩大创业创新奖补范围、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型城市建设等内容。
2.优化税收政策
主要包括强化税收政策支持力度、扩大税收政策受益率、强化普惠性税收措施、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促进各类社会群体创业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等内容。
3.强化金融政策
主要包括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扩大金融政策受益率、创新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方式、拓展融资渠道、提高针对创业创新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落实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等内容。
(四)推进创业服务改革
1.优化创业孵化服务
主要包括做大做强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移等内容。
2.提供第三方专业服务
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财务咨询、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法律顾问、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和现代物流等内容。
3.创新“互联网+”创业服务
主要包括“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建设、互联网数据开放共享等内容。
(五)构建创业创新平台支撑体系
1.构建创业创新公共平台
主要包括创业政策集中发布平台、各类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各类创业创新大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创业创新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创业创新活动周等内容。
2.构建创业创新技术平台
主要包括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社会化服务平台、技术转移平台等内容。
3.构建创业创新区域平台
主要包括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城市示范、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和居住条件等内容。
(六)鼓励和支持各类人员创业创新
1.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创业创新
主要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创业创新激励制度等内容。
2.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创新
主要包括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弹性学制管理办法等内容。
3.鼓励和支持其他人员创业
主要包括残疾人创业、妇女创业等内容。
(七)构建城乡一体化创业创新体系
1.大力推广农村电子商务
主要包括市场化网商创业平台、农村互联网创业、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建设等内容。
2.促进农牧区创业与返乡创业
主要包括农牧区创业与返乡人员创业、农牧区基层创业平台建设等内容。
3.建立基层创业支撑服务
主要包括城乡基层创业人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乡村技术和服务网络建设等。
(八)大力推进创业投资改革
主要包括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直接融资平台建设、创业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关政策等内容。
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特点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双创”观念与时俱进,创业带动就业效能倍增,“双创”潮流势不可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呈现如下特点。
(一)创业创新主体从少数人向多数人转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渐形成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创业主体不断增加且日益丰富,包括大学生、科研人员、企业高管、海归人员以及社会基层民众,创业创新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2016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651.3万户,同比增长11.6%,平均每天新登记4.51万户。新登记企业552.8万户,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51万户,其中服务业新登记企业446万户,同比增长24.7%,占新登记企业总数的80.7%。[1]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创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个体工商户较2015年保持稳定增长,占新登记市场主体的64.7%。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29.6万户,较2015年增长19.0%。[2]2017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924.9万户,同比增长16.6%,增长率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平均每天新设5.27万户,高于2016年的4.51万户,全年新设企业607.4万户,同比增长9.9%,平均每天新设1.66万户,高于2016年的1.51万户。[3]2018年上半年,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亿大关,达到1.03亿户。其中新设市场主体998.3万户,同比增长12.5%,新设企业327.4万户,同比增长12.5%。上半年,日均新设企业1.81万户。至2018年5月底,新办理注册登记的税务管理户同比增长7.6%,税收贡献率增长4.9个百分点。[4]新设市场主体大幅增长,成为创业创新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创业创新服务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发力转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市场上衍生出金融、法律、审计、财务等专业化市场服务机构,创业服务表现出量增质升的明显特征。创业创新专业化服务机构提供创业辅导、知识产权转让、投资路演、交流推介等增值服务。特别是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新理念和新业态的发展,为创业创新厚植了社会土壤。例如,我国创业投资机构从2015年的2500多家增长到2016年的3500多家,管理资本量从1万亿元发展到近2万亿元。再以创业导师服务为例,截至2017年8月,全国孵化器内形成3万人的创业导师队伍(其中科技部备案火炬创业导师共1300名),对接辅导创业企业8.1万余家。[5]
(三)创业创新理念逐渐从科研成果单方面供给向市场需求导向转变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技术供给走出象牙塔,寻求与市场的紧密结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企业商品供给方式和顾客消费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创业创新企业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从金字塔逐渐转变为扁平式管理,大大缩短了创业创新主体与消费者的空间距离,用户个性化需求成为创业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创业创新活动逐渐从内部组织向全社会开放式转变
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建立开放创新平台,推动内部创业,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特殊优势,凝聚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使得创业创新群体获得信息资源的渠道越来越丰富,极大地降低了创业创新成本,促进更多创客加入创业大军。随着全球化市场的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创业创新要素和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跨境、跨地区甚至跨国创业日渐增加。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制度的完善,推动了技术市场迅猛发展,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以及资金对接更加有效,创业创新越来越多地融入民众日常生活。
(五)尖端技术创业创新不断涌现
近年来,我国高精尖技术和产品大量涌现。以前,创新的特点是国外设计通过中国制造,从国内市场延伸至国外市场,这被称为“Copy to China”。现在,越来越多的创新由中国设计通过中国制造,再扩展至世界市场,这被称为“To China Copy”。这种转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力推动,国内庞大消费能力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为我们引领全球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厚土。中国青年一代的创客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的指引下,瞄准市场需求,发挥自身才能和专业优势,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六)产业链打造向“双创”生态圈建构转变
重视垂直封闭式产业链打造和审视其完备性是以往创业者的关注点。现在,建构“双创”生态圈逐渐成为新一代创客的鲜明特点。与此同时,企业界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产品型企业价值小于平台型公司价值,而平台型企业价值又小于生态型企业。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乐视、小米等著名企业,通过涉足一系列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和行业,以核心项目为引领,构建相互支撑并具有较高弹性的创业创新生态圈,打造开放式创业创新生态圈,推进跨界融合。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2016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73页。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2016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80页。
[3] 《2017年新设市场主体创新高》,《人民日报》2018年1月19日,第10版。
[4] 张茅:《在全国市场监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http://samr.saic.gov.cn/xw/yw/zj/201807/t20180705_274924.html。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2016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