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下午,清真寺北讲堂里挤满了人,大围河回民抗日挺进队全体会议在这里召开,研究该队的去留问题。
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大围河回民抗日挺进队的旗帜不能倒,任何想吃掉我们的做法都是不可接受的,挺进队应该坚持下去,不能离开家乡的二亩三分地儿;有的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能够开赴外线作战,更能实现青年人的抱负。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声浪一阵高过一阵。主持人杨春圃按捺不住激动,站在椅子上把干一同志的指示又解释了一遍。
他说:“我们的队伍虽然成立了两年,但一直是自卫性质的村镇武装,距离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部队还有很大距离。我们整体加入到回民武装,不存在谁吃掉谁的问题,用现代的话说,就叫整编。大家知道,干一阿訇曾在这里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他从事的抗日救国大业,是正义的事业,有这样的领导我们还信不过吗? 我再强调一遍,如果谁家里有困难离不开,仍然留在村里;凡是能够离开的,我们就要信心百倍地接受整编。主张不强迫、不凑数,有几个算几个,现在不能再拖延了,今明两天一定要把名单定下来。”
召集人刘宝林说:“请陈佩做记录,凡是同意接受整编参加回民中队的请报名! 如果需要跟家人商量的明天报名也不晚。”
这时门口有人大声喊道:“我虽不是回民抗日挺进队成员,但我愿舍弃家业,报名参军。”大家扭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昨天和兰明辉谈判的本村青年马嵩宽。
马嵩宽高高的个子,圆方脸,留着光头,是保甲长的助理,在村里跑跑颠颠已经多年,是一个能说会道善打圆场的人,也是一个讲究外表穿戴的人,按照辛桂田的说法:“喜鹊屎掉在窝头上,我会扑撸扑撸照吃不误。如果掉在马嵩宽的裤子上,他不洗三遍都不会穿!”干一在大围河时经常住在马嵩宽家,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陈佩把记录念给大家听,已经确定的名单有15 人。这时,大乡老马同骥和刘光庭阿訇走进北讲堂,杨春圃礼貌地让二老坐下,接着说道:“请二老过来,有一件事需要商量,就是昨天晚上大围河人包围了周庄兰明辉的宅子,经谈判,兰明辉答应了我们提的五个条件,赔偿的2000 斤粮食已经交到清真寺仓库暂时保管。这批粮食我们打算分给被搜户作为补偿,这样做大家能否接受? 看看还有什么更妥当的办法?”
刘阿訇和马同骥咬了咬耳朵后说道:“首先要说,我们世世代代和周围那些汉民村子关系都不错,我们修寺或遇到什么天灾人祸,人家都来帮忙,像兰明辉那样的人是极少数。其实,恶霸地主是回汉两族的共同死对头,这方面我们心里头像明镜似的。另外,大围河的穷人家是不少,但是每户分上十几斤粮也解不了穷,现在最困难、最需要粮食的是抗日政府和县大队,我们村里的辛桂田就在这个队伍里,他们在东淀苇塘里已经和日伪军周旋一段时间了,因为没粮只能天天吃野菜,有时三天不吃饭饿着肚子还要急行军。县大队是我们自己的队伍,能否将这2000 斤粮食给他们救救急,也算我们大围河人对抗战做的一点贡献!”
刘阿訇的这番话引来了震耳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