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問題兒童及行為的成因
2.1 何謂問題兒童?他們有甚麼問題行為呢?
根據文獻,1患有對立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的兒童,一般有以下表徵:持續暴躁及易動怒,跟別人極度對抗,或遇到任何不滿之事也懷恨在心,企圖報復。
至於患有品行障礙症的青少年,他們會持續違規或作出公眾或同輩不敢苟同的行為。這些行為包括欺凌、威脅、恐嚇別人等,其影響不但見於他們(及受害者)的學業上,還會削弱他們的社交能力甚至就職技能。
對立反抗症的流行率由1%至11%不等,平均數則是3.3%。品行障礙症的流行率由2%至10%不等,中位數則是4%。
對立反抗症的流行率,跟患者的年齡及性別息息相關。一般而言,患者首次展現問題行為多見於三四歲,絕少到青少年期才出現。男性青少年的流行率則比女性青少年為高(1.4:1)。
另一方面,品行障礙症的流行率在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中尚算平均。在幼童至青年的流行率中,男性高於女性。雖然患者首次展現問題行為可見於三四歲,但通常在青少年時期表徵才較明顯,絕少在成年後才首次展現。
許多研究也證明,在兒童患者中,對立反抗症跟品行障礙症是息息相關的,前者更可說是後者的先決條件。兩者都被認定可引致問題兒童的違規行為,如跟老師、上司等權力象徵人物爭執衝突。
更值得我們去探究的是,為甚麼問題兒童的情況會惡化至令他們成為反社會的罪犯呢?抑或還是老問題,是先天已定,還是後天所造成的呢?
我們會在以下的部分深入探究這個問題。
2.2 問題行為的成因
人體基因和成長環境是問題兒童的癥結。許多研究指出,2行為問題取決於基因和環境的互相影響。環境的因素,包括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接受父母的教養方式,朋輩的影響等;基因的因素包括從父母所得的遺傳因子、人體的種種生理機能等。
另一方面,許多青少年罪犯被證實患有品行障礙症。3有研究指出,許多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或心理病態的患者,也被證實患有品行障礙症。4這意味著,患有品行障礙症的兒童及青少年,會較易犯法,及較易惡化為其他更嚴重的病患。換言之,如果問題兒童持續違規而無任何改善,日後他們長大了,仍會繼續違規,甚至惡化至作出反社會的事情或其他罔顧他人的罪行。5所以,當子女開始持續逃學、離家出走或嚴重違規,家長便要格外留神,因為他們可能有品行障礙症。若未能及早接受治療,又或情況沒有改善,假以時日,他們或會惡化至不可救藥的地步。這一切說明在兒童及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環境的影響實在是非常關鍵的。
值得一提的是,雖說許多患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人,被證實患有品行障礙症,而根據DSM—5,兩者的表徵也十分相似(如做出許多公眾並不苟同之事),但其實暫未有研究能證明後者一定會發展為前者,即患有品行障礙症的人,不一定會惡化至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下一節,我們會著墨於青少年違規或犯法背後的原因。
2.3 犯罪原理
英語國家有一極具爭議性的名言(once a criminal, always a criminal),中文意譯為「一旦犯罪,終身也是罪犯」。這意味著罪犯會被他居住的社區認定為終身罪犯,重複犯罪是理所當然的。
根據美國罪案統計報告,6約三分之二的釋囚會在獲釋後三年內再犯案,約五分之四的釋囚會在獲釋後五年內再犯案;另一方面,24歲或以下的釋囚,有84.1%會在獲釋後五年內再犯案,25至39歲為78.6%,40歲或以上則為69.2%。相比之下,24歲或以下的釋囚,比其他年齡組別釋囚的重犯率為高。
這些數據意味著甚麼呢?究竟是甚麼驅使罪犯重蹈覆轍呢?究竟又是甚麼導致年輕釋囚比其他年齡組別釋囚的重犯率為高呢?
上一節提及,人之所以犯罪,在於基因和環境的互相影響。現在我們再運用不同學說,從多角度來探究上述謎團。
從基因層面看,有研究指出,7我們約有一半的性格特質、認知能力,實乃我們的基因所賜,而我們的心理狀況及行為模式,也隨之受到莫大影響。另有研究指出,8同卵雙胞胎的性情及人格特質,比異卵雙胞胎更為相似,這正正暗示了父母的遺傳基因會決定我們的個性。
從生理學角度看,我們的情緒及行為,會隨著神經系統內的化學物質數量所調節而改變。這些物質包括神經遞質及神經內分泌,諸如血清素、多巴胺、氨酪酸等等。我們的情緒波動及行為偏差,以至精神問題,或多或少受制於這些「微不足道」的化學物質。9
近代的生物社會學說,指出青少年的思想及行為,是建基於生理上及社會環境上的影響。10這些學說進一步闡釋,遺傳和環境的因素主宰了兒童的成長及命運。換言之,他們會否成為罪犯,也是取決於遺傳和環境的關係。這些學說不但解釋了環境因素的影響,包括兒童及青少年的居住及成長環境、社會的氛圍、父母的養育方式、朋輩的關係,而且也強調了遺傳基因左右兒童及青少年的行為。因為正是這些遺傳基因使每個人有其不同之處,每個人有其獨特的性格,每個人的處事方式也就隨之各異。比方說,從病理學研究所得,胎兒可從父母身上獲得異常的遺傳基因,以致一出生就有肢體缺陷、性格及行為異常、智力遲緩等,而這些異常可能促使他們犯規。另外一些環境因素,如學校生活不如意、糟糕的父母養育方式、損友的引誘唆擺等,也會增加他們犯案的風險。
另一方面,社會環境因素諸如社區關係、社會和諧、社會經濟狀況、種族及階級融洽,也會影響該地區的犯案率。青少年在成長階段,尤其易受社會外界影響,不少青少年罪犯當初也是在惡劣的社會環境驅使下變質,被敗壞的社會風氣荼毒。許多社會學及犯罪學的理論也支持這種說法。以下撮要了幾個極具影響力的學說。
社會解組理論(Social Disorganization Theory)闡明惡劣的社區環境會妨礙兒童及青少年的正常發展。許多適齡學童輟學,社區設施被破壞塗鴉,貧窮家庭數目大增等等,導致社區關係惡化,社會狀況混亂,居民生活艱苦,衝突因而四起,更可怕的是,他們會漸漸作出反社會的事情來。11
犯罪學的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說明,如果社會環境許可、經濟蓬勃發展,一般人便會奉公守法地去達成自己的目標,諸如辛勤工作儲蓄置業;但若社會動盪、經濟蕭條,人們的目標變得虛無,或目標極難達成,他們便會另闢蹊徑去償願,其中一個方法是鋌而走險,透過犯法等不擇手段的方法來達到目的。12
文化偏差理論(Cultural Deviance Theory)指出,如果兒童長期居於惡劣的環境,日後他們更易變得偏激,更易踏上違規犯法之路。13
許多犯罪分子、幫派便因此形成。成長中的青少年本應在社區內學習正常的道德觀念,但變質的社會使他們更易勾結不法分子,甚至成為其中一員,這全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在非法勾當中更易獲得成功、認同、滿足、愛與關懷,及更易達成目標。反之,若他們在變質的社會裡唯唯諾諾、營營役役,對他們來說,在社會出人頭地彷彿是鏡花水月。14
犯罪心理學家則認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基於他們在社會上建立的信念(情況如宗教信仰一樣),多於社會已訂立的規條。他們的信念直接支配他們的行為。15違規,就是偏差的信念所致。
心理學先驅佛洛依德(Freud)的心理分析理論,道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偏差個性使然,這些個性部分是天賦,部分則在嬰孩及幼童時期形成的。16他們天賦的本我(id),有著原始好鬥的個性,這解釋了日後的違規行為如偷竊等。自我(ego)是負責調節本性跟外界規條的衝突,青少年罪犯的自我源於自我控制不了本我,又或他們學習的規條有所異常,以致犯錯違規。超我(superego)指自嬰孩時期透過外界如父母、養育者、朋輩以至社會學習而成的道德原則、行為規範,對於日後的成長及行為表現起著重要的關鍵作用;至於青少年罪犯的超我,一般跟大眾認同的有所偏差。換言之,假若青少年自幼便在不良的環境下成長,他的自我及超我,其正常發展運作也會被妨礙,以致無力管控本我而去闖禍。17
另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學者艾理克森(Erikson)18的心理社會學說,強調自我除了制衡本我及超我的衝突,也會在每個成長發展階段中表現出應有的態度及技能,以符合社會的需求。19反之,發展異常的自我,便會表現出不被社會認同的行為如犯法等。
班度拉(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及鮑比(Bowlby)的依附理論,也分析了人類成長發展的要點。前者指出現今社會有許多非法勾當,所有人同樣會有犯罪的可能性,分別在於他們的選擇。如果他們在道德風氣良好的社區中成長,家中及社會亦有良好的榜樣教導,他們多會有正常的發展,達到人生目標便是指日可待之事;相反,如果他們生長於道德風氣敗壞、充斥著「黃賭毒」、黑幫、暴力的社區中,身旁又缺乏適當的養育教誨,日後他們就會視犯法為理所當然之事。20後者的理論則指出養育者的重要性。養育者(如父母)的教誨,以及養育者跟孩童的依附關係,大大影響孩童的心理發展、情緒控制、社交建立、人際關係……甚至教育水平。21如果子女從小缺乏愛與關懷,又或身旁的壞榜樣舉目皆是,即使不用甚麼學說理論來作憑證,也不難想像他們日後的行為可有多壞,可有多劣。
實際上,許多研究驗證了上述的理論及學說。難控的情緒、愚昧無知的個性都可跟青少年罪案拉上關係。差勁的在學表現、朋輩的排斥、損友的引誘等等,都對青少年有不良的影響;他們輕則會作出反社會的行為;嚴重者就會破壞法紀。22加上缺乏家庭温暖、家中衝突頻繁,又或父母管教方式過於嚴厲、過於寬鬆或難於理解,他們的情況只會變本加厲。23更有甚者,萬一他們居於貧民區,缺乏社區設施來發洩多餘的精力,社會就業率低,治安差,他們只會更易接觸毒品、黑幫,幹上非法勾當。24這一切,都可能促使青少年養成好勇鬥狠、事事訴諸暴力或反社會的性格。如果情況持續,他們只會泥足深陷,踏上犯罪之路,淪為積犯。
總而言之,與生俱來的基因及後天促成的環境,掌管了我們成長的命脈。但另一方面,根據生態系統理論所說,25我們的環境可劃分為不同的成長部分,而每個部分也各自影響人生各個階段的成長、心理及行為。雖然現在暫未有確實的答案可解釋青少年犯案的原因,但從生理學、社會學及心理學,也可推斷出青少年犯案的遠因近因。集各學說所成,使我們更易了解青少年甚至自己的習性。換言之,要防止我們的下一代誤入歧途,實需家庭、學校、社區、社會等方面齊心合力,一起教導他們,共享日後豐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