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新零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荐序二

医药新零售,东风已来

很高兴接受作者的邀请分享我对医药新零售的看法,然而当我看到书名的时候,仍然思绪万千。我在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简称南方所)工作了36年,是南方所早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参与创办了南方所医药信息中心,目前已市场化运营;主持创办了国内首家医药经济信息网站——米内网(www.menet.com.cn),牵头设计了多个医药经济数据库和会员制的网站运营模式;组建了“中国药品零售研究系统”,该系统覆盖全国27个大城市5000多家样本点的数据资源。目前,每年由米内网发布的医药经济数据仍然是医药行业最具价值的重要信息标杆。

众所周知,国内医药市场一直以医疗机构销售占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的比重正在提升,零售渠道也越来越受到医药工业企业的重视。在2016年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新经济的重要战略领域,医药新零售同样备受关注。

在第十二届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年会暨2017年全国药店周上,我曾指出:“……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在互联网展示魔力的时代,人类与信息互动的方式及其背后的数据革命,诞生了不可估量的需求。不难预见,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制造和以O2O为路径的新零售,在融合中催化新实业的转型重构,新的平台正在向未来打开……”近年来,在医药零售行业诞生的一系列新物种,正是这一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叮咚买菜等C端服务为主的新商业模式的用户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势头。在“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叮当快药在2020年10月宣布完成10亿元的B+轮融资,成为医药零售领域新晋的知名独角兽企业之一,为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兴奋剂。在资本市场,京东健康登陆港股主板,上市首日市值突破 3400 亿港元,远超当日 A 股四大传统药店的市值总和,医药新经济向社会展示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2020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处方调剂审核,对已使用的处方进行电子标记”。2021 年 4 月,国家正式发布相关规定: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这预示着医药新零售渠道的变革正式拉开帷幕。全面放开网络销售处方药,就意味着患者买药可能不只是去药店或医院,还可以线上购买,这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获得感”。医院使用针剂较多,网络销售以口服剂型为主,也许传统线下药店因此将受较大影响,其经营模式可能发生巨大变革。

然而,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需求,无论是传统的线下门店销售还是新兴的在线服务购买,最终都要回归到零售的本质,回归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深度挖掘和满足用户健康服务需求,通过对商品品类和用户健康行为管理,实现双方共赢。

如今,各行各业的成本优势正逐渐消失。此时,规模也将近黄昏,因为在一定规模的基础上,所有的商品都同质化,最可怕的是同质化的过剩。我们应该再次反思:当下全球化、中国制造、互联网、非均衡的四大红利正在消失,新中产、新工匠、新技术、新零售的四大红利已经到来。企业是立足于增量市场还是存量市场?在新实业普遍在各个细分领域开花结果的未来格局下,每一个企业能够提供的独特价值是什么?特色化的定位是什么?我认为,医药行业互联网+大健康、新实业+新技术、新制造+新零售、传统与新锐、科技与人文,正在与这个时代浪漫而美妙地相遇,孕育着中国医药产业的广阔未来。

最后我建议,作为改革开放中国医药经济快速崛起的时代见证者,如果你有兴趣了解医药新零售业务实践和战略思维方式在医药零售领域的新方向,或者你本身是“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的实践者,感同身受处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浪潮中,不妨看看作者对医药新零售立体化发展的思考,也许对你大有裨益!

医药新零售时代万事俱备,东风已来。

陶剑虹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医药经济报》原总编辑

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