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常用的非选择性的非甾体抗炎药
一、对乙酰氨基酚
(一)药物概述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属于乙酰苯胺衍生物,常见的商品名有:扑热息痛、醋氨酚、泰诺、必理通等。本品镇痛作用的机制尚未十分明了,可能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包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作用,后者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使痛觉受体敏感的物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等)的合成有关,镇痛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其解热作用可能与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散热增加有关,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该药物无明显抗炎作用。
该药物经胃肠道吸收迅速、完全,吸收率达90%~95%。吸收后约25%~50%与血浆蛋白结合,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程度与其血药浓度相关,小剂量时(血药浓度小于60µg/ml)与血浆蛋白结合很少,大量和中毒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可达43%。本品90%~95%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半衰期一般为1~4h(平均为2h),肾功能不全时不变,但某些肝脏疾病患者可能延长,老年人和新生儿可有所延长,小儿则有所缩短。口服后0.5~1h血药浓度可达峰值,剂量在650mg以下时血药浓度为5~20µg/ml,作用时间持续3~4h。该药物主要以与葡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24h内约有3%以原型随尿排出。
(二)适应证
对乙酰氨基酚对多种疼痛均有效,适用于轻到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肌痛、神经痛、牙痛、痛经、癌痛、术后或创伤后疼痛,也可用于退烧。可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阿司匹林的病例,如水痘、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包括应用抗凝治疗的病例),以及消化性溃疡、胃炎患者等。其全身副作用少,与其他药物合用时不易发生不良反应,现已被多个疼痛治疗指南列为慢性疼痛、癌痛、骨关节疼痛、类风湿关节痛的一线药物。然而本品仅能缓解症状,消炎作用极微,不能消除关节炎引起的红、肿、活动障碍,故在各种类型的关节炎中,不能用以代替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
(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一般剂量较少引起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腹痛、畏食、皮疹、粒细胞缺乏等,无血小板抑制、胃肠道溃疡出血、肾脏和心脏毒性。
2.过敏反应 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一般对本品不发生过敏反应;但有报道称,在阿司匹林过敏并发生喘息的患者中,少数(< 5%)的患者可于服用本品后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
3.肝脏毒性 正常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不易引起肝损害,当合并乙醇中毒、营养不良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时,本品有增加肝脏毒性的危险,应慎用。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导致致死性肝损害,肝毒性主要由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产物 N-乙酰-对苯醌亚胺(NAPQI)所致。一般情况下,NAPQI可与谷胱甘肽结合并代谢成无害的半胱氨酸和缩硫醛酯复合物;但当NAPQI的含量超过了肝脏中谷胱甘肽的含量或结合能力,则可引起进行性、剂量相关性的肝中心小叶坏死。
4.肾脏毒性 对乙酰氨基酚偶可引起肾脏毒性,与其代谢产物非那西汀有关,但极少发生,故肾功能障碍者仍可使用此药。
5.其他毒性反应 心血管毒性和血液系统毒性极为罕见,但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可致溶血,偶尔可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6.本品可透过胎盘,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故妊娠期妇女不宜应用。
7.3岁以下儿童和新生儿因其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四)药物相互作用
1.长期饮酒或应用其他肝药酶诱导剂,尤其是巴比妥类药物的患者,长期或大量服用本品时,产生肝脏毒性的危险性更大。
2.本品与氯霉素合用,可延长后者的半衰期,增强其毒性。
3.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及其他NSAIDs合用时,产生肾脏毒性的危险性更大。
4.本品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时,可增加其毒性,应避免同服。
5.长期规律地应用本品可增强华法林和其他香豆素类抗凝药的作用,增加出血风险,偶尔服用无显著影响。
(五)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每次0.5~0.6g,每4h 1次或每日4次;每日总量不宜超过4g,使用合剂时每日不超过2g,疗程为退热一般不超过3日,镇痛不宜超过10日。
儿童每次10~15mg/kg,每4~6h 1次;12岁以下儿童每24h服用次数不超过5次,疗程不超过5日。
二、阿司匹林
(一)药物概述
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为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到目前为止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凝集,也是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产生,但只具有中度镇痛效应,无成瘾性和依赖性,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配成复方制剂。其镇痛的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但也有中枢镇痛机制参与。
近年研究表明,与30mg可待因相比,650mg阿司匹林对术后疼痛和第3磨牙痛的止痛效果更强,达到封顶止痛作用的剂量为650mg;但也有人认为剂量增加至1 200mg时,其在口腔外科术后镇痛中可发挥更强的作用。与其他NSAIDs相比,阿司匹林具有相似的当量镇痛作用,但其镇痛有效性低于400mg布洛芬,而抗炎作用强于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也常用于解热,但对正常体温几乎无影响。阿司匹林与其他NSAIDs一样,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治疗病因。
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完全,在胃内即开始吸收,至小肠上部已大部分被吸收,口服后约1~2h达到血药浓度高峰。食物可降低阿司匹林的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量。阿司匹林吸收后易被血浆和胃黏膜、红细胞及肝中的脂酶水解成乙酸和仍有活性的水杨酸盐,后者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可进入关节腔及脑脊液并易通过胎盘。水杨酸主要通过肝药酶代谢,大部分代谢产物与甘氨酸结合,少部分与葡糖醛酸结合后,从肾脏排泄,老年人的肾清除率降低,碱性尿液能增加水杨酸盐的排泄。阿司匹林的血浆半衰期为20min,其水解产物水杨酸盐在一般剂量(每日< 1g)时,血浆半衰期约为3~5h,大剂量(每日> 1g)时,血浆半衰期可延长15~30h。阿司匹林产生解热镇痛作用的剂量较小,有效血药浓度为25~50µg/ml,抗炎抗风湿的血浆有效浓度为150~300µg/ml,中毒剂量> 200µg/ml,因此要防止蓄积中毒。血药浓度达稳定状态所需时间与每日剂量相关,大剂量用药时一般需7日,但2~3周或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二)适应证
1.阿司匹林对缓解轻、中度疼痛效果较好。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腰痛、月经痛、术后小伤口痛。
2.对已确诊为风湿热、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的患者,本品可用于维持治疗。
3.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40~60mg)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4.治疗胆道蛔虫病,X线照射或放疗引起的腹泻。
(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引起胃炎、隐性出血、加重溃疡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等。若在饭后与适量碳酸钙同服,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不宜与碳酸氢钠同服,因后者可加速本品的排泄而降低疗效。
2.较少见的不良反应
(1)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大剂量长期服用时,可抑制凝血酶的合成,增加出血倾向。由于本品可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凝聚,延长出血时间,故正在使用肝素及香豆素类抗凝剂的患者,以及有严重肝病或出血性病变(如血友病)的患者不可使用本品。
(2)变态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可出现荨麻疹、黏膜充血、哮喘等过敏反应。其中过敏性哮喘较多见,表现为服药后数分钟即产生呼吸困难、喘息,严重者可威胁生命。故有哮喘病史的患者禁用本品。
(3)中毒反应:长期大量应用本品可产生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嗜睡、出汗等反应,这是慢性水杨酸盐中毒的表现,多见于风湿病的治疗中,严重时可有精神错乱、酸碱失衡和出血,此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各种对症治疗措施。
(4)对肝脏、肾脏的损害:长期应用本品治疗的幼年性关节炎患儿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成年患者,肝功能检验常有改变,但停药后仍可恢复。
3.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本品。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本品。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本品。
4.16岁以下儿童不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尤其是患者感染了如水痘、流感后,应特别予以密切观察。
(四)药物相互作用
1.乙醇可加剧本品对胃黏膜的损害作用。
2.不宜与抗凝药(如双香豆素、肝素)及溶栓药(如链激酶)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险。
3.本品可抑制丙磺舒、苯磺唑酮的促尿酸排泄作用,大剂量时尤为明显。此外,丙磺舒可降低水杨酸盐自肾脏的清除率,从而使水杨酸盐的血药浓度升高。
4.与其他NSAIDs同用时疗效并不加强,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溃疡和出血)增加。
5.糖皮质激素可刺激胃酸分泌,并降低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对胃酸的抵抗力,若两者合用可使胃肠出血加剧。
6.本品可加强和加速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降糖效果。
7.与甲氨蝶呤同用时,可减少其与蛋白的结合,减少其从肾脏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并增加毒性反应。
8.碱化尿液药如碳酸氢钠等可增加本品自尿中的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不宜同用。
(五)用法与用量
口服。该药物用于解热镇痛时,成人一次30~600mg,每日3次或必要时服,作用迅速,疗效确切。用量达600~1 000mg则时效延长,但其镇痛效能不与剂量呈线性相关,加大剂量只能增加药物毒性。儿童1~2岁时,一次75mg;2~4岁时,一次150mg;4~6岁时,一次225mg;6~9岁时,一次300mg;9~11岁时,一次375mg;11~12岁时,一次450mg,均每日3次。
用于预防血栓和心肌梗死时,一次75~325mg,每日1次。
三、吲哚美辛
(一)药物概述
吲哚美辛(indometacin)是吲哚芳基乙酸衍生物,又名吲哚辛、消炎痛。该药物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50mg的抗炎镇痛效果相当于600mg的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对COX-1和COX-2均有强大的抑制作用,选择性不强;其抗炎作用机制与阿司匹林相似,除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外,还能抑制多形核白细胞的活动,减少其在炎症部位的浸润和溶酶体酶释放对组织的损伤。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受抑制后,中枢兴奋性降低,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出汗和增加散热。
该药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达98%,1~4h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直肠给药比口服更易吸收。口服用量为25mg时血药浓度为1.4µg/ml,50mg时为2.8µg/ml,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半衰期平均为4.5h。在肝脏代谢为去甲基化物和去氯苯甲酰化物,又可水解为吲哚美辛,重新吸收再循环。60%从肾脏排泄,其中10%~20%为原型药;33%从胆汁排泄,并有明显的肝肠循环,因此吲哚美辛的胃肠道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本品一般为控释片,血药浓度比较平稳,单次剂量可维持24h。
(二)适应证
1.本品对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但不能控制疾病进展,也不能纠正高尿酸血症。
2.用于滑囊炎、肌腱炎等非关节软组织损伤和炎症。
3.用于顽固性和恶性肿瘤发热;对一般解热药无效时,可试用本品,但若已用足量而在48h内仍不退热,应立即停药。
4.其他用于原发性痛经、偏头痛、小手术后痛及创伤痛的对症治疗,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肿瘤的综合治疗等。
(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本品的不良反应较布洛芬及双氯芬酸多,发生率高达35%~50%,约有20%的患者必须停药。不良反应多与剂量过大有关。一般不作为解热镇痛、抗风湿的首选药物,仅应用于其他药物疗效不显著或不耐受的病例。
1.胃肠道反应 可见食欲缺乏、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也能诱发或加重胃溃疡,甚至造成穿孔。由于胃肠道毒性发生率高,因此推荐栓剂直肠给药。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可见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幻觉、精神抑郁或错乱等。
3.造血系统反应 可见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等。
4.皮肤及过敏反应 可见皮疹、哮喘、血管性水肿及呼吸困难等。
5.本药禁用于阿司匹林过敏者,哮喘者,哺乳期妇女,抑郁症患者,14岁以下儿童,精神失常、癫痫或帕金森病、溃疡病及肾病患者。有出凝血障碍者慎用。
(四)药物相互作用
1.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盐合用时不能增强疗效,而毒性增加,且有交叉过敏反应。
2.与对乙酰氨基酚长期合用可增加肾脏毒性,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增高。
3.本品能降低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的利尿作用;降低α和β受体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降压作用。
4.该药与洋地黄类药物同用时,可降低肾脏对洋地黄的清除率,使洋地黄的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增加其毒性,因而需要调整洋地黄的剂量。
5.本品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合用时,可加强降糖效果,因而需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
6.与肝素、口服抗凝药及溶栓药合用时,因本品可与之竞争性结合蛋白,使抗凝作用加强;同时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因此有增加出血的潜在风险。
7.本药与氨苯蝶啶合用时可导致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下降、氮质血症)。
8.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脏及胆汁的清除,增高血药浓度,使毒性增加,合用时应减量。
(五)用法与用量
1.口服
成人每次25~50mg,2~3次/d,餐后或餐中服用,以后每周可递增25mg至每日总量为100~150mg,最大不超过200mg/d。长期用药者以每日不超过75mg为宜,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2.栓剂
成人每次50mg,1~2次/d。用于痛经时,推荐使用栓剂,100mg/d。
四、双氯芬酸
(一)药理作用及药物概述
双氯芬酸(diclofenac)又称双氯灭痛、酮洛酸,是氨基苯乙酸衍生物,化学名为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分子式C 14H 10C 12NO 2,常用其单钠盐。双氯芬酸钠最早由Ciba-Geiby药厂首先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于1974年成功上市,随后国内于1985年成功合成并迅速得到广泛应用。
该药口服给药吸收快而完全,具有抗风湿、抗炎、解热和止痛作用,其抗炎作用比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和吲哚美辛强,并且在镇痛方面是吲哚美辛药效的2~2.5倍,阿司匹林的26~50倍,与100mg哌替啶或10mg吗啡的镇痛作用相当,且维持时间较长,因此能很好解除关节疼痛,利于关节消肿,改善关节功能。此外,双氯芬酸还具有不良反应小、长期应用无蓄积性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均得到广泛使用。
双氯芬酸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来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进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此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抑制脂氧酶来减少白三烯、缓激肽等物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显著的解热镇痛消炎作用。在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双氯芬酸主要通过抑制受损神经及脊髓内高表达的环氧化酶活性而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使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浅层内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相应减少,进而发挥镇痛作用。
双氯芬酸的吸收机制目前研究尚未统一,但研究发现双氯芬酸的药动学普遍存在双峰现象。有学者利用反相HPLC法测得双氯芬酸的第一个达峰时间为(1.278 ± 0.565)h,第二个达峰时间为(2.875 ± 0.694)h。双峰现象可能与双氯芬酸本身特殊的吸收机制有关,但是在采用缓释胶囊剂型时并没有双峰现象。该药物的半衰期较短(约2h),因此每日需要多次给药来维持有效药物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在乳汁中浓度极低,可以忽略;在关节滑液中服药后4h其水平高于血浆水平,并可维持12h。大约50%在肝代谢,主要转化途径为单羟化、多羟化或甲基化反应,产生几种酚酸类代谢物,35%从胆汁、粪便排出,40%~65%从肾脏排出,长期服用几乎无蓄积作用。用药时应注意本药可降低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作用,使血糖增高。与保钾利尿剂同时使用可引起高钾血症。目前常用的剂型主要有片剂、注射剂、栓剂、凝胶剂、乳膏剂、气雾剂和缓释剂等,不同剂型的吸收速率、药物达峰时间、达峰浓度等都存在巨大差异。
双氯芬酸引起的困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远低于吗啡。双氯芬酸可以注射的优点弥补其口服给药起效慢的缺陷,但该药的主要缺点是它仍具有NSAIDs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出血和其他部位出血、肾功能损害等。剂量过高是发生副作用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双氯芬酸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和水钠潴留。此外,在NSAIDs中,双氯芬酸、保泰松和舒林酸的肝毒性最高(6%~9%);在胃肠道反应方面,双氯芬酸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类似于阿司匹林。
相关研究表明,在口腔治疗时,由于炎症反应,局部麻醉无效,加用双氯芬酸不超过40mg剂量可明显增强镇痛作用。双氯芬酸也可以10mg/(4~6)h口腔注射的方法减轻口外科疼痛,单次注射10mg剂量优于600mg对乙酰氨基酚。此外,近期研究发现,双氯芬酸能显著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VEGF及TNF-α水平,并改善关节功能,适宜在临床推广使用。
(二)适应证
适用于减轻或消除以下疾病的疼痛或炎症:肌肉、关节扭伤和拉伤,滑膜炎、肌腱及腱鞘炎;腰背部疼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和急性痛风;各种中等疼痛,如手术后及创伤后疼痛,急性肌肉-骨骼疾病;各种炎症所致的发热等;白内障摘除术时预防术中缩瞳和治疗术后炎症;眼科中包括手术及非手术因素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如葡萄膜炎、角膜炎、巩膜炎、巩膜外层炎,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预防黄斑囊样水肿形成。
(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本品不良反应较吲哚美辛轻,一般耐受良好。口服后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反应,还可出现头痛、眩晕、皮肤红斑或皮疹。
2.罕见的反应有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嗜睡、肝功能异常、水肿和类过敏反应。极个别病例出现感觉或视觉障碍、耳鸣、失眠、烦躁、血尿、急性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使用本药的任何时候,没有病史或者先兆症状的患者也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胃溃疡和穿孔,应立即停药。本品有导致骨髓抑制或使其加重的可能。
4.本品可经血液透入胎盘,动物实验显示对胎鼠有毒性,但不致畸。一般主张妊娠期和围生期避免使用。
5.有肝肾功能损害或胃肠溃疡病史者慎用,尤其是老年患者。本品含有钠,对于限制钠盐摄入量者应慎用。服用本药可能会出现头晕或者包括视觉障碍在内的其他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的患者,不应驾驶或者操作机器。
(四)禁忌证
对本药成分过敏者、胃肠道溃疡者、患有严重肝功能不全者、12个月以下的婴儿禁用;因水杨酸或其他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而诱发哮喘发作、荨麻疹及过敏性鼻炎者禁用。
(五)药物相互作用
1.与锂剂、地高辛制剂合用,会提高其血药浓度。
2.与口服降糖药物合用,不影响其疗效。
3.甲氨蝶呤治疗前后24h内,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以避免增加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和毒性作用。
4.个别报道,与喹诺酮类抗生素合用可能产生惊厥。
(六)用法与用量
1.口服 双氯芬酸钠或者双氯芬酸钾,25mg每日3次,75mg每日1次。对于膝部或髋部骨关节炎患者,每日最佳剂量为150mg。
2.外用 按照需要治疗的痛处大小,取一定量药涂敷患处,轻轻揉擦,每日3~4次。
五、布洛芬
(一)药理作用及药物概述
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常用的NSAIDs,其化学名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最早由美国Boots公司于1964年首先研制成功,并于1969年上市,现已成为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抗炎解热镇痛药之一。本品是有效的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起到抗炎镇痛等作用;此外,本品也抑制体内炎症刺激的活性物质、白细胞和溶酶体的释放,使人体局部组织的痛觉冲动减少,痛觉受体的敏感性降低,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及解热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较强,比阿司匹林强16~32倍;抗炎作用较弱,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作用更持久。本品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轻,易耐受,是此类药物中胃肠刺激性最低的药物之一。
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为80%。若与食物同服吸收减慢,但吸收量不减少。服药后1.2~2.1h血药浓度达高峰,血浆半衰期约为4~5h,无药物蓄积的倾向。其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达99%。本品可缓慢透过滑膜腔,当血中药物浓度降低后关节腔内仍能保持较高浓度。本品容易透过胎盘和进入乳汁中。本品主要经过肝脏代谢(60%~90%),24h后99%经肾脏排出体外,1%随粪便排出。右旋布洛芬为布洛芬(外消旋体)的右旋光学异构体,研究发现布洛芬的药理活性主要来自于右旋体,相同剂量右旋布洛芬比布洛芬消旋体具有更高的疗效,较小剂量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和提高安全性。
(二)适应证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或感冒症状。用于软组织损伤、关节痛、腰背痛、肌肉痛、头痛、偏头痛、牙痛。用于口腔、眼部等手术后的疼痛。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髋关节炎、膝关节炎、腰椎综合征和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抗炎镇痛治疗。其中布洛芬是治疗骨关节炎的优选药物。用于痛经,可缓解原发性痛及因子宫内放置避孕环引起的继发性疼痛,除能缓解疼痛外,还可减少月经失血量。本品还可用于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近年来研究发现,布洛芬还可用于治疗脑血管痉挛和急性肺损伤,但是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更多临床数据加以证实。
布洛芬在20世纪60年代已研发并上市,直至40年后通过在布洛芬溶液中(溶于等渗盐水、乳酸钠林格氏液中较之葡萄糖液中更好)加入精氨酸改变了该药的强酸性和高脂溶性特征,制成了具有水溶性的注射剂型。该剂型可以以一定浓度用于静脉术后镇痛(400~800mg/d,溶于100~200ml等渗氯化钠溶液中)。研究发现,如该药与吗啡同时用于手术后镇痛,可节约20%~40%吗啡,是多模式镇痛的较好方式。
(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本品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很低,在各种NSAIDs中属耐受性最好的一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7种常用的NSAIDs进行分析发现,胃肠道并发症相对风险最低者是布洛芬,相对风险率(RR)为1.2%,累积发病率(CI)为0.93~1.54。此外,一项大型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布洛芬是传统NSAIDs中心梗风险最小的。
布洛芬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包括消化不良、胃烧灼感、胃痛、恶心和呕吐,一般不必停药,继续服用可耐受。出现胃溃疡和消化道出血者不足1%;其次是腹泻、便秘、上腹部痛。最常见的皮肤反应是瘙痒,并可发生斑丘疹、药疹以及光敏性皮炎、脱发。1%~3%的患者可出现头痛、嗜睡、眩晕和耳鸣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有:喉头水肿、发热、寒战、肝功能改变、黄疸、肾功能衰竭、支气管哮喘、白细胞减少等。如果出现上述反应应立即停药。
2.极少数病例发现视力减低和辨色困难,但停药后症状消失,未发现视力改变。虽然如此,应用本品的患者如有任何视力改变,皆应作全面的眼科检查。
3.用药期间如出现胃肠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视力障碍、血象异常以及过敏反应等情况,应立即停药。
(四)禁忌证
1.对非甾体抗炎药物过敏、活动性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严重肝脏或者肾脏功能不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禁用。
2.哮喘及鼻息肉综合征患者禁用。
3.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五)药物相互作用
1.合用肝素及口服抗凝药可增加出血危险。
2.合用抗高血压药物(例如β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可减弱降压作用。
3.与维拉帕米、硝苯地平、丙磺舒同用时,布洛芬的血药浓度增高。
4.可以使甲氨蝶呤、地高辛、降糖药的药效增强或毒性增加。
(六)用法与用量
口服。解热镇痛,成人每次200~400mg,每日3~4次,一般不超过2 400mg/d。儿童1次10~20mg/kg,每隔6h 1次。若用于早期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推荐使用标准治疗剂量[第1、2、3d使用剂量依次为10mg/(kg·d)、5mg/(kg·d)、5mg/(kg·d)]治疗。
六、氯诺昔康
(一)药理作用及药物概述
氯诺昔康(lornoxicam)是替诺昔康的氯化物,在化学分类上属于烯醇酸衍生物,其作用与吡罗昔康相似,可选择性地抑制COX-2,具有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大剂量时对IL-6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有抑制作用。也有人认为其可激活阿片神经肽系统,发挥中枢镇痛作用。本药不抑制5-脂氧化酶活性,不抑制白三烯的合成,故不改变花生四烯酸向5-脂氧化酶的转化途径,因此氯诺昔康的镇痛兼有抗痛觉中枢和外周敏化的双重作用。氯诺昔康还可以抑制术后的过度免疫损伤,如果用于预防镇痛可有效抑制手术应激反应,降低血浆中IL-6浓度并增加血浆中IL-10浓度。动物实验表明,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氯诺昔康可以刺激耳软骨中蛋白聚糖的合成,而蛋白聚糖是参与软骨生成的主要蛋白质,因此可能会减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骨破坏作用。
氯诺昔康口服后生物利用度在90%以上,故静脉和口服药物之间剂量转换几乎为1∶1。口服2h后即可达到最大血浆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并且不呈剂量依赖性。血浆消除半衰期大约是4h。65岁以上老年人血浆清除率大约降低30%~40%,因而消除半衰期将有所延长,在肝肾功能轻到中度损害的患者中,药动学没有明显变化。由于药物半衰期短,因此重复给药的患者不会出现药物蓄积。
与其他昔康类和双氯芬酸类药物相同,氯诺昔康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2C9)酶系统进行代谢,由于人群中存在着基因多态性,有的患者药物代谢速度可能减慢,导致血药浓度增高。
(二)适应证
氯诺昔康和其他NSAIDs一样能减轻炎症的症状和体征(如红、肿、热、痛),但不能消除炎症的病因,不阻止炎性反应的过程,不改变疾病的病程。主要用于各种风湿类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胶原性疾病(如红斑狼疮)或反应性关节炎,常作为对乙酰氨基酚无效或效果不佳时的替代或补充药物。还可广泛用于围手术期镇痛治疗,近些年研究证实氯诺昔康在加强区域神经阻滞镇痛效果、预防和治疗开胸手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术前预防镇痛及术后辅助镇痛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
(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氯诺昔康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和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消化不良,个别患者偶见胃溃疡、黑便、溃疡穿孔甚至发生大出血。氯诺昔康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使出血时间延长,极少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他副作用包括肾功能损害、皮肤反应和支气管痉挛(类似阿司匹林哮喘);偶见失眠、嗜睡、脱发、斑疹、水肿,血压增高或降低,心悸,肝功能障碍,耳鸣;氯诺昔康未观察到有肝肾功能指标明显变化,但在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中使用氯诺昔康治疗时应当慎重。
(四)禁忌证
氯诺昔康禁忌证与其他NSAIDs类似,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或活动性溃疡、中重度肾功能受损、严重肝功能受损、严重心功能不全或重度心力衰竭者,以及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慎用于老人、哮喘者、肝肾功能受损者以及有凝血障碍或NSAIDs过敏者。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18岁以下人群不推荐使用。
(五)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同布洛芬。不宜与以下药品合用:抗凝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口服降糖药(非胰岛素类)、锂盐、甲氨蝶呤、西咪替丁、地高辛。本品与西咪替丁、口服抗凝药、某些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锂盐合用可导致氯诺昔康的血药浓度增高;氯诺昔康还能增加甲氨蝶呤和环孢素的血药浓度,能降低地高辛的肾脏清除率;氯诺昔康还能和CYP2C9诱导剂(如利福平)发生相互作用。
(六)用法与用量
氯诺昔康可静脉应用于术前预防镇痛、术中镇痛和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一般起始剂量为静脉注射8mg,如镇痛效果不佳可追加8mg,术后第1日可能还需要8mg(通常在上一个剂量后8~12h给药),24h总量不超过24mg。以后每日2次,每次8mg,总量不超过16mg。由于药物的半衰期短,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时间短,即使长期用药的患者,一般不需要术前停药,但在脊髓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时同时使用NSAIDs和肝素则可能增加发生脊髓或硬膜外血肿的危险性。
七、氟比洛芬(氟比洛芬酯)
(一)药理作用及药物概述
氟比洛芬(flurbiprofen)是一种丙酸类的NSAIDs,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由脂微球和其包裹的氟比洛芬酯组成,氟比洛芬酯为氟比洛芬的前体药物。脂微球是一种以脂肪油为软基质并被磷脂膜包封的微粒体分散系,平均直径为200nm,外膜为卵磷脂,内层为软基质油,其中包裹脂溶性药物。作为新型药物载体系统,脂微球对其包裹的药物具有靶向性,使包裹药物在炎性组织、手术切口及肿瘤部位靶向聚集,从而增强药效;包裹药物的释放受到控制,使药效持续时间更长;由于药物是脂溶性的,易于跨越细胞膜,从而促进包裹药物的吸收,进一步缩短起效时间。因此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具有靶向镇痛、作用持久、易于跨膜等多重优点。
氟比洛芬酯具有一定的亲脂性,溶于大豆油后可利用特殊工艺制成脂微球载体制剂,即临床常用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商品名为“凯纷”)。用 14C标记测定发现,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静脉给药后,脂微球与血浆蛋白接触,脂微球中的大部分药物从脂微球向血中移行,被血中酯酶迅速水解,成为其活性代谢物氟比洛芬。
在健康受试者中静脉注射本品5ml(含50mg氟比洛芬酯)后5~10min,即可全部水解为氟比洛芬,6~7min血药浓度即达峰值(8.9mg/ml)。给药量为10~80mg时,血药浓度呈线性。药物消除半衰期为5.8h。主要以羟化物和结合物的形式经肾脏排泄。用药24h后代谢产物约50%从尿中排出,用药48h后尿中药物累积排泄量约为给药剂量的85%,无体内蓄积作用。
氟比洛芬的镇痛机制与其他NSAIDs类似,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来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和解热的作用。氟比洛芬到达炎症部位后,能够被前列腺素合成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摄取,进而发挥抗炎作用。研究表明,氟比洛芬酯的镇痛作用强于阿司匹林或双氯芬酸。与口服氟比洛芬相比,氟比洛芬酯起效更快,镇痛作用相似或更强,而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比口服制剂低,安全系数(50%引起胃黏膜损伤剂量/50%有效剂量)为口服制剂的3~20倍。该药静脉注射后15min起效,30min作用明显,1~5h作用达高峰,止痛持续时间3~6h,有时可达9h以上。
(二)适应证
氟比洛芬主要用于术后及癌症的镇痛,属于中重度靶向镇痛药;可用于手术预防镇痛,能够有效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并提高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还可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
(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短期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心悸、嗜睡、畏寒,个别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疼痛及皮下出血;低于1%的患者出现转氨酶异常,但不能确定是否为药物所致;有时可出现发热,偶见头痛、倦怠、嗜睡、畏寒;偶见血压上升、心悸;偶见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罕见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低下;在口服病例中罕见的并发症还包括剥脱性皮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的用药安全性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其可通过胎盘,静脉注射氟比洛芬后的乳汁分布情况尚不清楚,因此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应尽量避免使用;在儿童中(2岁以上)虽有用药的报告,但经验较少,不宜使用;老年患者及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对本品应慎用,要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氟比洛芬酯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不可以肌内注射。
(四)禁忌证
严重消化性溃疡、出血性疾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严重高血压或心脏疾病、对本制剂成分有过敏史者以及有阿司匹林哮喘史的患者禁用。
(五)药物相互作用
1.氟比洛芬酯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如诺氟沙星、洛美沙星、依洛沙星等合用可能会引起痉挛。
2.慎与双香豆素类抗凝剂、甲氨蝶呤、锂盐、噻嗪类利尿剂、髓袢利尿剂、新喹诺酮类抗生素、肾上腺皮质类激素合用。
3.阿司匹林与氟比洛芬酯合用时,会减少氟比洛芬酯的血药浓度水平,故不推荐两者合用。
(六)用法与用量
成人常用剂量为静脉注射50mg/次,注药时间应持续1min以上,24h内用药不超过200mg,也可将其溶于10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注。或配制在镇痛泵内以背景量200~250mg/24h,冲击剂量50mg/次的方法使用。
八、美洛昔康
(一)药物概述
美洛昔康(meloxicam)是烯醇酸类非甾体类衍生物,可选择性地抑制COX-2,对COX-1的抑制作用弱。美洛昔康有很强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具有高效和长效的优点;另外,还有血小板解聚、避孕、保护神经元、抑制骨与软骨损伤及预防原发性肝癌治疗后复发等药理作用。人体对美洛昔康(7.5~15mg)有良好的耐受性,服药后全身各系统无明显不良反应,消化道及肾脏毒性很小。口服、经直肠给药吸收好,99%以上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很少以原型从尿液及粪便中排出,其主要代谢途径是羟基化和氧化该物质的噻唑基部分的甲基,之后这些代谢产物约50%从尿液中排出,其余部分从粪便中排出。
(二)适应证
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急性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三)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发生率超过1%: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便秘、胀气、腹泻;发生率为0.1%~1%:短暂的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食管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出血;发生率小于0.1%:胃肠道穿孔、结肠炎。
2.血液系统
可见血细胞计数失调,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同时使用具有潜在骨髓毒性的药物,特别是甲氨蝶呤,是导致出现血细胞减少的因素之一。
3.皮肤
可见瘙痒、皮疹、口炎、荨麻疹。
4.中枢神经系统
可见轻微头晕、头痛、眩晕、耳鸣、嗜睡。
5.循环系统
可见血压升高、心悸、面色潮红。
6.泌尿系统
对于传统NSAIDs引起的水钠潴留和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在应用美洛昔康时亦应引起重视。
(四)注意事项
1.与使用其他的NSAIDs一样,对于具有消化道病史和正在使用抗凝剂的患者应用本品应注意,若出现消化性溃疡或胃肠道出血应该停止使用本品。
2.对于临床稳定的肝硬化患者剂量可以不减少。
3.因虚弱或心衰竭患者对副作用耐受较差,故应严格监护。
4.与其他NSAIDs一样,对于可能有肾、肝及心功能异常的老年患者,用药应谨慎。
(五)禁忌证
1.使用美洛昔康或其他NSAIDs后出现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荨麻疹等过敏症状者禁用。
2.有消化性溃疡复发史或处于活动期者禁用。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4.小于15岁者禁用。
5.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六)药物相互作用
1.同时使用一种以上的NSAIDs可能通过协同作用增加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的可能性。
2.口服抗凝剂、氨苄噻哌啶,系统地使用肝素、溶栓剂,可增加出血的可能性。如果上述合并用药不可避免,必须密切监视抗凝剂的作用。
3.建议在开始使用、调节和停用本品时监控血浆锂水平。
4.甲氨蝶呤与美洛昔康联合使用能明显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但会增加甲氨蝶呤的血液毒性。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严格监控血细胞数。
5.利尿剂可能使患者因利尿脱水而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故同时使用本品和利尿剂的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期间还应监测肾功能。
6.本品通过抑制具有血管舒张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使抗高血压药(如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舒张药等)的作用减弱。
(七)用法与用量
1.口服制剂
多用以下几个剂型:22.5mg/d、15mg/d、7.5mg/d、3.75mg/d。
2.注射制剂
对急性疼痛可考虑应用注射制剂治疗,而对类风湿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多用缓释片剂治疗。
3.乳胶剂
主要用于局部。
九、吡罗昔康
(一)药物概述
吡罗昔康(piroxicam)又名炎痛喜康,为苯并噻嗪类的NSAIDs,具有服用量小、半衰期长(长达30~86h)、疗效显著等优点,但与其他NSAIDs一样,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或大剂量口服可导致胃肠道损伤,严重者并发胃溃疡出血或穿孔。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0%以上。经肝脏代谢。由于半衰期较长,一次给药即可维持血药浓度24h相对稳定,多次给药易致蓄积。1次服药20mg,3~5h血药浓度达峰值,血药有效浓度为1.5~2μg/ml。在开始治疗后7~12d才能达到血药稳定浓度。
(二)适应证
用于急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治疗,可缓解各种关节炎及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疼痛和肿胀,但是不能改变各型关节炎病程的进展,也不能矫正痛风的高尿酸血症。
(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轻微,偶有头晕、水肿、胃部不适、腹泻或便秘、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停药后一般可自行消失。服药量大于20mg/d时胃溃疡发生率明显增高,长期服用可引起胃溃疡、大出血或慢性肾功能衰竭。
2.其他不良反应有急性肾损伤、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多汗、皮肤瘀斑、脱皮、多形性红斑、中毒性上皮坏死、大疱性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皮肤对光过敏反应、视物模糊、眼部红肿、高血压、血尿、低血糖、精神抑郁、失眠及精神紧张等。
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和老人慎用。
4.出现下列情况应慎用:有凝血机制或者血小板功能障碍、哮喘、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活动性胃肠出血或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肾功能不全。
(四)禁忌证
对本品过敏、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病患者禁用,儿童禁用。
(五)药物相互作用
1.饮酒或与其他抗炎药物同服时,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2.与双香豆素等抗凝药联合应用时,后者效应增强,出血倾向显著,用量宜调整。
3.与阿司匹林联用时,本品的血药浓度可下降到常规浓度的80%,同时胃肠道溃疡形成和出血倾向的危险性增加。
(六)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每次20mg,1次/d,或每次10mg,2次/d。饭后服用。
十、萘丁美酮
(一)药物概述
萘丁美酮(nabumetone)是一个非酸性前体药物,口服后吸收良好,几乎全部在肝脏内代谢为6-甲氧基-2-萘乙酸(6-MNA)而发挥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6-MNA对COX-1和COX-2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是萘丁美酮产生抗炎和镇痛作用的活性成分。口服3~4h达作用高峰,6-MNA在血中99%与白蛋白结合,然后分布到靶器官,其脱甲基化合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近10%经粪便排出体外。半衰期为24h,对COX-2的抑制作用比对COX-1的抑制作用强3~5倍,因此也可看作是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由于药物不刺激消化道,无肝肠循环,并且以COX-2抑制作用为主,故对消化道刺激小,消化系统安全性高,几乎不影响血小板功能。
(二)适应证
用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以及一些急性疼痛性疾病如术后疼痛、痛经和牙痛等。
(三)不良反应
1.胃肠道
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腹痛和便秘发生率约为1%~3%,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约为0.7%。
2.神经系统
表现有头痛、头晕、耳鸣、多汗、失眠、嗜睡、紧张和多梦,发生率小于1.5%。
3.皮肤
皮疹和瘙痒发生率约为2.1%,水肿发生率约为1.1%。
4.其他
少见或偶见的不良反应有黄疸、肝功能异常、焦虑、抑郁、感觉异常、震颤、呼吸困难、哮喘、过敏性肺炎、蛋白尿及血尿等。
(四)注意事项
1.具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服用本品时,应对其症状的复发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2.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少于30ml/min)应减少剂量或禁用。
3.有心力衰竭、水肿或有高血压者应慎用本品,心脏病患者服用可能致四肢水肿。
4.用餐中服用本品的吸收率可增加,应在餐后或晚间服药。
5.可能引起对日光的异常敏感。
6.本品每日服用量超过2g时,腹泻发生率增加。
(五)禁忌证
1.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出血,严重肝功能异常,对本品及其他NSAIDs过敏者禁用。
2.妊娠期妇女在妊娠后3个月及哺乳期不主张使用本品。
3.儿童不推荐使用。
4.老年人使用本品时应维持最低有效剂量。
(六)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氢氧化铝凝胶、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合用不影响本品的吸收率,但通常不主张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NSAIDs。
2.在健康志愿者中本品与抗凝剂华法林间无相互作用,但尚无在患者中合并应用这两种药物的资料。
3.本品与乙酰类抗惊厥药及磺脲类降血糖药合用时应适当减少剂量。
4.增加环孢素、甲氨蝶呤的肾毒性。
5.增加苯妥英钠、锂盐的血药浓度。
(七)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每次1.0g,1次/d。每日最大量为2g,分2次服。体重不足50kg的成人可从0.5g/d起始,逐渐上调至有效剂量。
十一、酮咯酸氨丁三醇
(一)药物概述
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 tromethamine)由美国Syntex公司开发,1990年首先在意大利上市,是美国批准的第一个注射和口服兼具的非甾体类药物,也是国际上使用量最大的NSAIDs之一。酮咯酸是吡咯烷酸衍生物,氨丁三醇可促进酮咯酸的溶解,其作用机制如其他NSAIDs,一般认为其可非选择性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COX,减少PG生成,故有解热、镇痛、抗炎和抗风湿效果,临床使用中主要作为镇痛药物。酮咯酸氨丁三醇是外消旋混合物, S-形式具有镇痛活性。口服给药吸收良好,吸收率可达100%,但高脂食物会影响本品的吸收,使其血浆浓度降低,并使达峰浓度时间推迟约1h,制酸剂不影响药物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在治疗浓度可达99%,单剂量给药后,最大分布容积( V β)为13L。酮咯酸氨丁三醇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主要经肾脏排泄,大约给药剂量92%的药物经尿液排出,其中40%为代谢物,60%为原型,还有大约给药剂量6%的药物自粪便中排出。 t 1/2为5~6h。镇痛起效时间:静脉注射,< 1min;肌内注射,< 10min;口服,< 1h。三种给药途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均为3~7h。口服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镇痛效能为吲哚美辛的3~6倍,萘普生的25~50倍,阿司匹林的180~350倍,氟比洛芬酯的1.5~2倍。有研究认为静脉注射30mg酮咯酸的镇痛效果介于6~12mg吗啡之间,相当于1 000mg对乙酰氨基酚、700mg对乙酰氨基酚+ 3mg吗啡。
(二)适应证
本品适用于需要阿片水平镇痛药的急性中重度疼痛的短期治疗,通常用于手术后镇痛,不适用于轻度或慢性疼痛的治疗。
(三)不良反应
与其他NSAIDs相似,酮咯酸氨丁三醇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对约10 000名使用本药的患者进行上市后非随机跟踪,结果表明其存在胃肠道严重出血的风险、程度与给药剂量、患者年龄及用药时间相关。至于酮咯酸是否存在导致患者术后出血增加的风险,多个大型临床试验显示酮咯酸出血相关事件比较轻微,但使用时要加以注意。
(四)禁忌证
1.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近期出现过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的患者或有消化性溃疡或胃肠道出血病史的患者禁用本品。
2.肾功能损伤及血容量不足引起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禁用本品。
3.临产、分娩妇女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本品。
4.有酮咯酸氨丁三醇过敏史及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
5.本品禁用于大型手术前的预防镇痛或手术中镇痛,及需紧急止血的手术中,因为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6.本品可抑制血小板功能,疑有或确诊有脑血管出血,有出血倾向、止血不完全和高危的出血患者禁用本品。
7.由于非甾体抗炎药产生的严重副作用有累积的可能性,故本品禁与5-氨基水杨酸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
8.本品禁与硫酸吗啡、盐酸哌替啶、盐酸异丙嗪或安泰乐于小容器(如注射器)内混合,否则会导致酮咯酸析出。
9.本品禁与丙磺舒合用。
10.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五)用法与用量
使用酮咯酸治疗时,成人静脉或肌内注射连续使用治疗期一般不超过5d,口服连续给药一般不超过14d。成人每天最大剂量120mg/d,对于65岁或以上、体重低于50kg患者剂量需要减半,最大剂量不超过60mg/d。对于小儿(2~16岁)仅以静脉注射/肌内注射方式单次给药,剂量应适当调整。
十二、其他
(一)依托度酸
1.药物概述
依托度酸(etodolac)属于吡喃糖羧酸家族非甾体抗炎药物。依托度酸结构中存在一不对称中心,通常以消旋体混合物(50∶50)给药,口服给药吸收良好,没有明显的首关效应,全身生物利用度达80%或以上。99%以上的依托度酸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部分少于1%。 t 1/2为(7.3 ± 4.0)h。依托度酸经肝脏代谢,16%的给药剂量经粪便排泄。通常不根据体重决定给药剂量,但在推荐剂量下个体间血药浓度的差异显著,尤其在有胃肠道病变或服用影响GI吸收、降低蛋白结合率、损害肝肾功能的药物者中。有研究表明,依托度酸具有抗肿瘤活性,诱导膀胱癌细胞E-cadherin表达,对膀胱癌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适应证
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变)、类风湿关节和肌腱炎等,本品可用于以上疾病急性发作或长期治疗,亦可用于术后镇痛等。
3.用法与用量
服用依托度酸的剂量应个体化,以保证最佳的疗效和耐受性。
(1)镇痛:
急性疼痛的推荐剂量为200~400mg,每8h给药1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2g。
(2)慢性疾病:
依托度酸治疗慢性疾病(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推荐剂量为每日0.4~1.2g,分次口服,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2g。
4.不良反应
(1)全身症状:
腹痛、乏力、不适、寒战、发热。
(2)特殊感觉:
视物模糊、畏光、短暂性视觉障碍、耳鸣。
(3)消化系统:
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腹胀、胃炎、黑便、恶心、呕吐、畏食、口干、十二指肠炎、肝酶升高、结肠炎、嗳气、肝功能衰竭、肝炎(包括瘀胆性肝炎)、肠溃疡、黄疸(包括瘀胆)、胰腺炎、伴或不伴出血穿孔的消化性溃疡、口炎(包括溃疡性口炎)、口渴。
(4)血液及淋巴系统:
粒细胞缺乏、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出血时间延长、瘀斑。
(5)神经系统:
焦虑、抑郁、头晕、失眠、嗜睡。
(6)呼吸系统:
哮喘。
(7)皮肤及附属器:
血管性水肿、皮肤血管炎所致紫癜、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多汗、荨麻疹、水疱样皮疹。
(8)泌尿生殖系统:
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功能衰竭、肾乳头状坏死。
5.注意事项
(1)一部分服用依托度酸的患者会出现液体潴留和水肿。
(2)老年人服用无须调整剂量,但应谨慎。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应当慎用。不推荐儿童用药。
(3)尽管严重的肝损害少见,但是当肝功持续异常或恶化,临床症状或体征提示肝病进展或出现全身性症状(如嗜酸细胞增多、皮疹等)时,应当停用依托度酸。
(4)依托洛克与急性胰腺炎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6.禁忌证
(1)存在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或应用另一种NSAIDs出现有关的胃肠道溃疡或出血史者禁用。
(2)不同NSAIDs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反应,因此在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治疗期间出现哮喘、鼻炎、荨麻疹或其他过敏反应者禁用。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7.药物相互作用
(1)临床不推荐与阿司匹林合用。
(2)与华法林合用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因此应当慎用。
(3)依托度酸与苯妥英钠之间无明显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4)依托度酸与格列本脲合用时,药动学与药效学均无明显改变。
(5)依托度酸与呋塞米、氢氯噻嗪之间无明显的药动学相互作用,依托度酸也不会减弱利尿剂的利尿效果。
(6)依托度酸与甲氨蝶呤之间无明显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7)依托度酸因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肾脏对环孢素、地高辛和锂剂的清除发生改变,药物浓度增高,毒性增加。
(二)奥沙普秦
1.药物概述
奥沙普秦(oxaprozin)对消化道损伤作用轻微,而且药效持久。在小鼠醋酸血管通透性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实验中,抗炎作用较阿司匹林及布洛芬作用强。在小鼠醋酸、苯醌和乙酰胆碱扭体实验中,镇痛作用约比布洛芬、保泰松和阿司匹林强2~9倍。在大鼠酵母致热实验中,本品的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近。
口服后吸收良好,成人每次口服0.4g,血药浓度约在3~4h达峰, t 1/2约为50h。0.4g/d或分2次口服连续10d,血药浓度在4~6d达稳态。血浆量的结合率达98%。血药浓度与服药方式无关,饭前饭后无影响。蛋白结合率高达99.5%。主要以原型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主要代谢物是奥沙普秦葡糖醛酸脂和奥沙普秦苯环的羟基化物。本品的药效较持久。奥沙普秦前药或许是一种更安全的口服NSAIDs而不会引起溃疡。
2.适应证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颈肩腕综合征、痛风及外伤和手术后抗炎镇痛。
3.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症状轻微,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主要为消化道症状,包括胃痛、胃不适、食欲缺乏、恶心、腹泻、便秘、口渴和口炎,发生率约为3%~5%,大多不需停药或给予对症药物即可耐受。
少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困倦、耳鸣和抽搐,及一过性肝功能异常。长期服用发现异常时,应采取减量或停药等适当措施。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病史患者慎用。长期服用者有肝肾功能、血象异常则应停药观察。与口服抗凝剂并用时应慎重。
4.禁忌证
消化性溃疡、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对其他NSAIDs过敏患者,血液病患者,小儿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5.药物相互作用
(1)阿司匹林:
本品与阿司匹林合用可能增加阿司匹林的毒性,因本品可置换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水杨酸盐。
(2)地高辛:
在老年人及肾功能下降者中将降低地高辛的清除率使该药血药浓度增高而增加其毒性。
(3)甲氨蝶呤:
大剂量用于治疗肿瘤时,影响甲氨蝶呤的排出,使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增高而致中毒。
(4)降压药:
影响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拮抗剂)的降压效果。
(5)利尿药:
降低利尿药利尿及排钠效果。
(6)苯妥英钠、锂剂:
增加苯妥英钠、锂剂的血药浓度。
6.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日1次或2次,200mg/d或400mg/d,连续用药1w以上或遵医嘱,最大剂量600mg/d。
(三)甲芬那酸
1.药物概述
甲芬那酸(mefenamic acid)口服1g后血药浓度2~4h达高峰,峰值为10μg/ml。口服4次/d,2d可达稳态(血浆浓度为20μg/ml)。由肝脏生物转化, t 1/2为2h。其中67%由肾脏排出,25%由胆汁和粪便排出。
2.适应证
用于轻度及中等度疼痛,如牙科、产科或矫形科手术后的疼痛,以及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及骨骼、关节疼痛。此外,还用于痛经、血管性头痛及癌性疼痛等。
3.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胃肠道反应较常见,如腹部不适、胃烧灼感、食欲下降、恶心、腹痛、腹泻、消化不良。严重者可引起消化性溃疡。可见精神抑郁、头晕、头痛、易激惹、视物模糊、多汗、气短、睡眠困难等,过敏性皮疹少见。对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过敏者对本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本品也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本品宜于饭后或与食物同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本品不宜长期应用,一般每次用药疗程不应超过7日。用药期间一旦出现腹泻及皮疹,应及时停药。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尚无14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疗效的临床资料。老年人易引起毒副反应,开始用量宜小。
4.禁忌证
(1)对本品及其他NSAIDs过敏者禁用。
(2)炎性肠病患者禁用。
(3)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
5.药物相互作用
(1)饮酒或与其他NSAIDs同用时增加胃肠道副作用,并有致溃疡的危险。
(2)长期与对乙酸氨基酚同用时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
(3)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合用时,药效不增强,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出血倾向发生率增高。
(4)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同用时有增加出血的风险。
(5)与呋塞米同用时,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
(6)与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同用时,本品的血药浓度增高。
(7)可增强口服降糖药的作用。
(8)可增高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合用时须注意调整地高辛的剂量。
(9)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排泄,增加血药浓度,从而增加毒性,故同用时宜减少本品剂量。
(10)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增高其血浓度,甚至可达中毒水平,故本品不应与中等或大剂量甲氨蝶呤同用。
6.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镇痛或治疗痛经,开始0.5g,继用0.25g,每6h 1次,1个疗程用药不超过7日。
(四)尼美舒利
1.药物概述
尼美舒利(nimesulide)的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白细胞的介质释放和多形核白细胞的氧化反应有关。尼美舒利通过口服吸收,服药后1~2h达到最大血药浓度, t 1/2为3~5h,6~8h仍能持续作用。绝大部分(除1%~3%以原型经尿排泄外)代谢成多种产物,这些产物主要经尿(约70%)和粪便(约20%)排泄。
2.适应证
用于慢性关节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和炎症、耳鼻咽部炎症引起的疼痛、痛经、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等症状的治疗。
3.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主要有胃灼热、恶心、胃痛、药物性肝损害等,但症状轻微、短暂,很少需要中断治疗。极少情况下,患者出现过敏性皮疹。另需注意到本品同其他NSAIDs一样可能产生头晕、嗜睡、消化性溃疡或肠道出血以及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
本品可与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发生交叉过敏反应。
有出血性疾病、胃肠道疾病、接受抗凝治疗或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患者应慎用。本品通过肾脏排泄,如有肾功能不全,应根据内生肌肝清除率相应调整用药剂量。在服用本品之后,如出现视力下降应停止用药,进行眼科检查。不推荐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应用。儿童的安全性尚未确定,故不推荐用于儿童。老年患者因肾功能减退,用量应严格遵照医嘱,医师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少用药剂量。
4.禁忌证
(1)对本品或其他NSAIDs过敏者禁用。
(2)胃肠道出血或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禁用。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5.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每次0.05~0.1g,2次/d,餐后服用,按病情的轻重和患者的需要,可以增加到每次0.2g,2次/d。
儿童常用剂量为5mg/(kg·d),分2~3次服用。
老年患者的服药量应严格遵照医师的规定。医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减少剂量。
(田 婕 刘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