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章 刘焉的选择
“需要老夫做什么?”刘焉问。
“我部今有一万两千人,还需太守大人派遣邹靖校尉领五千郡兵一同北上,救援蓟县,方有更大的把握。”周秉答。
“若是邹靖领兵离开,我涿县岂不防御空虚?”刘焉问。
“来犯涿郡的黄巾不是已经被全歼了吗,短期之间哪里还会有强敌再来,若有小股贼寇进犯,太守大人不是还有近五千郡兵守城吗,不是绰绰有余。难道,太守欲立奇功,竟一分力气都不肯出?”周秉急道。
刘焉抚了抚斑白的胡须,仔细思索一番,眉毛拧成个川字,终于艰难开口道:
“罢了,老夫答应你。就让邹靖领五千郡兵一同北上,同你们一起前去救援蓟县。”
“善!有太守大人大力支持,事可成也。”周秉欣喜道。
劝说刘焉一同出兵,是他此次拜访刘焉的重要目的之一。
短时间内,想要提升兵员的素质是很困难的,哪怕拥有正确的练兵之法,也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练出一支强军。偏偏,黄巾之乱这个副本是有明确时间的,往长了说也就一年以内,涉及到的几场重要战役也就几个月的功夫,磨磨蹭蹭去晚了,连汤都喝不到。
好在作为敌人的黄巾军素质也很低,就是用乌合之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特别是这是黄巾起义的第一年,表面上看起来黄巾军势力强大,其实这一年的黄巾才是最弱最好打的,因为这个时候的黄巾军作战经验也不丰富,却往往选择跟官军刚正面,攻城战也是靠人数去堆。这一年的黄巾军,和后来一二十年后的黄巾作一个纵向对比,其实是更弱的。经过各地地主武装豪强长期围剿还能生存下来的黄巾,还算是一股挺能大的力量,只不过,到那时候,军阀的作战水平也普遍提高了,黄巾军还是捞不到什么便宜。
再说装备,本来黄巾军的装备相较官军应该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过黄巾军突然起势,攻占了大量城池,掠夺了不少地方武库装备,和各地方讨伐黄巾的地方武装势力相比,装备差被拉近了不少。
装备特点是,武器基本不缺,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而双方的披甲率都不算太高。因为在秩序尚未崩塌前,朝廷的统治力还很强的时候,私藏甲胄罪同谋反这条法令的威慑里还很强,地方上甲胄数量还是很少的。像涿县这样郡治级别的府库,都凑不出几百套铁甲来。
不像后来天下大乱了,秩序崩溃了,割据地方的诸侯们没了顾忌,纷纷疯狂提升军备。像初期天下最大的诸侯袁绍,就拥有铁甲超过一万副。
在这个时间点,地方武装还真没办法跟朝廷掌控的精锐武装碰瓷。比如说,卢植统率的北军五校,那是朝廷真正的精锐。卢植的兵力人数相比张角完全处于劣势,却可以压着张角打,把张角困在广宗出不了城。
按时间推算,四月份,广阳黄巾军就会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和广阳太守刘卫,大概率是攻破了蓟县。现在已经是三月中旬,要救援的话也就要出发了,不然去晚了,要是蓟县城破了,那就没有意义了。
关键是,对于广阳黄巾军这一支,史书上记载太少,太模糊。周秉推断,广阳黄巾军就是威胁整个幽州的黄巾军主力了,至于广阳黄巾军到底有多少人,周秉也不清楚。
但稳妥一点,多集结一点人力去打总是不会错的。
这一回刘备本部人马一万二千人,加上太守刘焉的五千郡兵,就有了一万七千人。
操作得当,对战黄巾时,发挥出局部人数优势,还是有可能的。
周秉很清楚,手底下这一支部队目前是个什么水平,经过短时间的调教,作战时一哄而上打打顺风仗还是没有问题的,要是面临逆风战,那一准要陷入崩溃。毕竟他们不是百战精兵,对他们不能要求太高。
周秉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尽量创造打顺风仗的条件。
最好是用上一些计策,发挥我方将领个人勇武的优势,最好能同第一次一样,对敌方首脑采取斩首行动,最大限度打击敌人的士气,这样才有击溃敌方的可能。
刘焉突然又犯了难,问道:“那伯庐啊,要是老夫在战后真的能当上一州州牧,又该选哪一州呢?”
周秉有意按历史原本的方向忽悠刘焉,故意沉吟一番,分析道:
“我大汉有一十三州之广,各州人口资源不尽相同,若要选择一州,也要先看清利弊。先说北方凉、并、幽三州,此三州为我大汉北部边州。与北方、西北方异族地盘接壤,常年要承受异族侵袭,凉州有羌人作乱,并州北部面临鲜卑和南匈奴的威胁,幽州有三部乌桓盘踞,还和扶余、高句丽等异族政权有摩擦。北地苦难,人口稀少,虽然有战马产出,恐怕太守不会在这三州中进行选择。”
“那是自然,老夫又不傻,跑这三个州去遭罪去干什么。”刘焉插嘴说道。
周秉接着分析:
“冀州,位于河北,人口稠密,经济繁盛。可惜此次黄巾之乱就是由张角在冀州发动,不知会造成多大的创伤;兖州,豫州,位于中原腹地,同样是人口大州;青州,徐州,沿海,有海盐之利,地形平坦,若是中原战乱,此二州难免不受波及。上述五个州嘛,都可以称得上中原膏腴之地,好是好,只是每逢战时,必遭劫难。且都在朝廷的密切掌控之下,即使是当上这几个州的州牧,雒阳一旨诏令,就可以罢免。”
“司隶,天子脚下,根本不用考虑。”
“荆州,扬州,古楚国之疆界,位于南方,共享长江天险。荆州北部,扬州北部,都是富庶之地,南部则有大量土地有待开发。交州,最为偏远,远离朝廷中枢,多为蛮荒之地。益州,天府之国,民殷人富,巴蜀之地,与中原地区之间道路险塞。”
“不知太守对哪一州有意?”
刘焉想了想,试探问道:“交州如何?”
“依我看来,若选交州,还不如选益州。由于地形的原因,益州之地同中原之间道路险塞,交通困难。即使中原之地遭受战火,也不易于波及到益州。同交州比起来,益州的富裕程度远胜之。益州之地,只要扼守住了汉中这一咽喉地区,外部势力绝难攻打进来,可谓是易守难攻的一处宝地。”
周秉郑重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