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不伤害孩子的学习动机
当孩子学不会,或者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最难过的是谁呢?一定是孩子。即使孩子看上去很平静,也不要以为他们不难过,更不要认为孩子不想学好。要想燃起孩子学习的热情,父母需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走出短暂的不如意,而不是一味地挑剔、指责。那么,面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大人该怎么做呢?
1.给孩子以有效帮助
当孩子在学习上经历几次失败后,如果没有获得鼓励,有时还被指责,孩子就可能对学习失去信心。事实上,孩子并不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在学习上毫无希望。
一个孩子在经历过多次失败后,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都会表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甚至会形成“自我无能”的认知。当孩子努力去避免失败的时候,其学习动机就可能变成避免失败、保住面子,而不是掌握知识,过多的失败会使孩子慢慢开始放弃。这种影响一旦形成就很难逆转。
为了避免孩子在学习上变得无助,父母要帮助孩子改变当下的学习状态,使得他们真正学进去,并掌握所学知识,这样他们才不会觉得自己缺乏学习的能力。
小学阶段,孩子所学的知识并不是很难,大部分知识都能够靠“下功夫”“反复练习”而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但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够提升学习能力,从而充满信心地继续学习。
2.不要惩罚孩子
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最难过的是他们自己,然后才是父母。孩子伤心的时候在想什么?他们会想:“我怎么才考了这么少的分数?”“老师还会喜欢我吗?”“爸爸妈妈会生气吗?”……他们会不会想:“我怎么这么笨?”“我怎么这么不争气?”……
此时,孩子最怕的是被父母惩罚,最期待的是父母的接纳。父母要让孩子觉得,他们是孩子学习的支持者,会帮助孩子改变当下的状况,不能训斥孩子。
父母训斥孩子就意味着否定了孩子的感觉,孩子真实的情感一旦被否定,可能就真的再也提不起学习的劲头了。
当然,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经过阶段性的改进和长期观察后才能实现。父母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采用适合孩子的方法去引导。
3.谈知识,不谈分数
即使孩子因为考了较低的分数而难过,父母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强调分数,而应谈论知识。如:“儿子,这道题错了,说明这部分知识你还没有掌握牢固。来,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你哪里理解得不对。”“这是课本上的知识,来,我们一起复习一下!”当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了那些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后,就拥有了掌握知识的满足感,会觉得自己能行,对于学习这件事情就有了较强的掌控感,就会更愿意努力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