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背后:和风融春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老师,我参加了

“是不是学校发补助了?我可听说了那些短视频里考上好学校的学生一年还能从学校拿回来六七万呢?”

电话另一头的赵母露出了看到摇钱树的表情,如果有人站在她身边,一定会发现她的眼睛里都闪着金光,而站在一旁的赵父更是迫不及待得接过电话:“发钱了是吧?先不要着急花,我昨天托你七姨父的二舅子的小叔给他同学的老师打了一个电话,你说巧不巧,那老师快退休了,但是他的门生故交有在学校当博导的,咱要不把房子卖了吧,你从学校拿回来的钱加上这卖房子的钱绝对够你读博了!”说到这,语气都变得急促了。

在赵明洋户口所在的街道,考上双一流的研究生,爱心企业会通过街道会给一万块奖金,再加上七大姑八大姨恭贺赵明洋考研成功的钱,杂七杂八也够小十万了。

不过这些钱一分也没有落到赵明洋手里,全都被赵父,赵母挥霍了,一个跑到国外跳伞,追寻高空自由。另一个跑到香港转了一圈。他们现在只期望赵明洋抓紧考上博士,这样的话又能从街道领一笔钱,又可以挥霍一阵子了。

往远了说,博士毕业肯定比硕士毕业赚的多,从赵明洋身上敲下来的钱更不会少了。

赵明洋没有回应,而是言简意赅地说道:“老师要交给我一个课题,说……”话音未落,赵父失望的声音便传来,凭借着语调,赵明洋甚至能想象到电话另一端赵父皱着眉毛,一只手抠脚,一只手接电话的样子,“原来不是要考博啊!明洋呀,你还是要以学习为重,谈恋爱什么都是虚的,课题什么的都没有什么用。学校里学的和外面社会都是脱节的,你毕业以后进入单位肯定要重新学,学校里学的能用上百分十那就不错了。那课题我看没必要参加,是不是参加又得多花钱。”

赵母在一旁连忙补充道:“就是明洋,现在什么地方都需要花钱。没有钱啥都不行,那都是虚的。把房子卖了,啥问题都解决了。”

赵明洋从小被寄养在舅舅家,说是寄养,实际就像是送给舅舅当儿子一样,舅舅一辈子没结婚,无儿无女,照顾赵明洋倒也尽心尽力,也不计较赵明洋父母这些年从没给过他抚养费。

只不过前两年,舅舅出了车祸,临终前把房子给了赵名洋父母,并且留下遗言,房子是给赵明洋结婚用的,等赵明洋工作了,就要把房子过户到赵明洋的名下,只不过暂时在赵父赵母的名下挂着。

赵明洋没有多说,直接挂断电话,心里松了一口气,嘿嘿一笑,暗道,这下我把所有事情都摆平了,他们都不会再劝我加入这个课题了。赵明洋又不傻,他当然知道那些青椒们都不愿意碰的课题,到底有多坑!只不过直接拒绝的话,容易被人穿小鞋。

这时,一阵电话铃响起,熟悉的温柔女声透过话筒传出来:“明洋,最近怎么样,听说你终于接课题了?”

没错,这位看上去关系不远不近的异性朋友是导师介绍的,美其名曰帮助赵明洋走出研一失败的困境,实际是因为当时闵依依正在准备考研,但是数学烂得很,就这么说吧她连一元积分和二元积分都分不清。所以赵明洋就承担了她的辅导老师的任务。

赵明洋心中冷笑,嘴上却说:“导师没跟你说吗?”

“你知道的,姑姑每天很忙,又要带研究生搞科研,又要给本科生上课,我怎么好意思时时刻刻缠着她呢!再说接到课题是大喜事啊!你看我能不能有机会和你合作。”

赵明洋笑嘻嘻道:“好啊!我现在特需要你这样聪明励志的人一起努力。不过嘛!有件事我得和你提前说,这个课题我还没答应做,而且即便开始做课题,也有很大的风险,我们学校的年轻导师都不愿意做这个。”

“是这样啊!哎呀,瞧我这记性,我同学刚才找我给她送书,我忘了,现在不太方便和你细谈啊!以后有机会咱再聊!”闵依依熟练无比地找到借口挂断电话,她心里有谱,在姑姑的威胁下,赵明洋不敢骗她,嘴角抖动两下,吐槽道:“我还以为他交了好运,没想到,还是那副无可救药的样子。”

赵明洋没有任何失望的神色,他不是舔狗,所以心里没有任何压力,晃悠着双腿,无聊地打着哈欠,心想这下在食堂再也没有装比的机会了。这帮嫉妒闵依依能和我一起吃饭的家伙们要幸灾乐祸了。

“明洋,你就这么自甘堕落了吗?快毕业了,还不发论文?”一顿电话劈头盖脸地打过来。

赵明洋听到这话被刺激到了,不是因为电话的内容,而是因为打电话的人,林海峰是他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两人从来都是形影不离,只不过赵明洋高考落榜了,去了一所普通二本读书。等赵明洋考研的时候,林海峰给了他不少帮助,但是赵明洋也只是考了一个原211院校,比不上林海峰。赵明洋从心底不喜欢林海峰这股嘚瑟劲,别看两个人是好朋友,但是他们两是永远互相看不上对方。

明明林海峰被送到北大联培了,但是他却不直接告诉赵明洋,反而显摆似的说你需要什么学习资料,我可以帮你从北大图书馆借。

赵明洋也是一个妙人,从来不问林海峰为什么能从北大图书馆借到书。于是林海峰每次帮忙前都要特意强调两三遍他每天都在北大图书馆。

久而久之,两人的对话就变成了这样。

“北大图书馆?”

“基于卷积网络的……”

“北大我熟,这个可能没有,要不我再去看看。”

赵明洋发出一个摊手的jpg,结束无意义微信聊天。

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经常找林海峰要资料,如今被林海峰这么刺激,赵明洋只觉得脑子里的血开始沸腾,他冷笑道:“我只是不屑于做些下贱的勾当,要不然我早就发论文了。”

林海峰反问道:“难道所有发论文的研究生都是靠见不得人的手段?为什么别人能靠自己发论文,你就得赖环境不好?”

赵明洋气的差点把电话摔了,他不再向林海峰详细解释理由,而是咬牙切齿道:“行,林海峰,你等着。我毕业前发篇SCI给你看看!”

林海峰笑眯眯道:“好呀,我正在北大图书馆吹着空调,我会慢慢等着。反正这空调也不收我的电费。真是太舒服了!”

转天,赵明洋主动找到导师,道:“老师,我要参加冬奥会课题。”导师喜出望外,连连夸赞赵明洋年轻有为。

赵明洋没有故作谦虚地瞎扯淡,而是坚定道:“我只有一个要求,我需要课题组这些年来研究人体运动姿态的原始数据。”

导师眼神闪躲了一下,支支吾吾道:“明洋啊!你能有努力钻研的精神是可取的,但是贪多嚼不烂。还是要把精力集中在主要问题上,”

赵明洋冷声道:“老师,如果不给我数据,我真的没办法做项目。你另请高明吧。”

导师这才松口道:“不是不给你,而是数据特别多,你研一刚入学的时候就做过这个项目,这里的数据数量你是知道的,还有很多已经被拆分成了训练集,测试集,根本没有办法马上给你,这样我让于风东配合你,他是你的师弟,你当年的数据也给了他,你们之间的关系肯定不用老师多参与,这样接下来就你两沟通就行了。”

赵明洋心中不断冷笑,经过这次试探,他已经明白了,学校对这个项目的态度,因为是和国家实验室合作的开放课题,经费不走学院的账目,可操作性更大。无论有没有SCI作支撑,都可以顺利结项。

回到实验室,于风东拍拍赵明洋这位学长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明洋啊!咱们课题组是有纪律的。许多文件都是保密的,不能外传啊!你现在是冬奥会项目的实际负责人,所以有些事你得自己扛起来,让老师们看到你的能力。给学弟们做个榜样。为学校争光。”至于数据的事情,他一个字也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