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0章 子午雷数量够了
大梁皇室为萧姓,除了燕王外,竟有人敢以王为府,张文倍感困惑。
他询问落琉璃的住处,却发现对方是无家落脚,想着自个练了个恒阳剑诀,沾那半个师兄。
便将她带回了镇武司,命人安排了客房于她。
落琉璃的经历,自是凄惨。
但武库司刚刚顺畅,还有诸多头绪没有理清,张文暂时没有太多精力分散他处,只得让李恪先去调查梁王别院的由来。
而他自己,则是准备以武库司少府的身份,去天地钱庄走上一遭。
一来是,武库司的账目显示,坊市货物进出和原料采买,都是通过天地钱庄进行银钱结算。
每年消失的五千万两黄金,肯定与其有关。
二个是,那五十万枚子午雷,到如今,只是在九门寨响了几声,这么一笔庞大的军火,在民间隐而不发。
究竟在酝酿什么,实在让他忧心。
第二日,一大早。
张文差人给天地钱庄送去一封拜贴,以官身去,走个明面,也安心一些。
而那天地钱庄的大掌柜在武库司易主之后,便一直惴惴不安,今个收到拜贴,更是食不下咽。
正午时分。
张文在一群武库司监令的簇拥下,浩浩荡荡来到天地钱庄外。
大掌柜早已在外等候。
“大掌柜,好久不见啊!”张文笑道。
那大掌柜愣了一下,心说这刚刚易主的少府怎得认识自己,抬头一看,心中咯噔一下,脱口道:“户……”
刚喊出一个字,他就闭了嘴,转而说道:“少府大人可真是神人啊。”
“进去吧?是走前门,还是后门呢?”
“大人随我来。”大掌柜尴尬一笑,领着一行人,却是进了前门。
原来这前后山之间有一条小小甬道连通,平日里只有内部人员可以走动。
兜兜转转,到达山后的阔厅内。
大掌柜心中多了些安稳,自个猜测,张文之前冒充户部而来,恐怕是为了算计沐青,夺这少府之位,他这天地钱庄作为一个结算中转之地,不涉这官场争斗,应无大碍。
“不知少府大人,今日前来,有何吩咐?”大掌柜问道。
“倒无大事,天地钱庄承担了武库司所有坊市进出之责,账目清晰完备,是该夸赞一番的。”
大掌柜自知后面要说的话才是重点,认真得看着张文。
“但是,我近日清点天地钱庄给武库司的原料账目,似乎有些不对,所有原料的进价,却是比市井价要贵上一倍?
大掌柜,你要不要跟我解释解释呢?”
“启禀少府大人,天地钱庄只负责银钱结算,原料价目皆由武库司与商贾直接谈妥。”
“所以你天地钱庄不知情?”
“一概不知。”大掌柜声音坚定。
“大掌柜若是不知,武库司今后的坊市进出,可就与天地钱庄无缘了。”张文盯着大掌柜。
“天地钱庄只管银钱,其它确实一概不知。”大掌柜的心有点疼,一年好几亿两黄金的流水,若不是那位太过骇人,他哪里舍得。
张文倒也随意:“大掌柜说不知道,或许真就是不知道。不过今后坊市进出之责,你天地钱庄可就不能一家独大了。”
大掌柜听得这话,心中稍稍缓和,与人分羹,比一口都喝不到,总算是要强些的。
张文今个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子午雷的去向:“那武库司走私子午雷一事,大掌柜可知晓?”
“这……”
“我劝大掌柜想好再说,若是这也不知,那也不知,天地钱庄对武库司可就真没必要存在了。”张文将背上的刀放于桌面。
看着那刀,大掌柜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位可不仅仅是少府大人,亦是镇武司的当红都卫,七品子爵,他若真是不顾一切得针对天地钱庄,天地钱庄不死也得掉层皮
“大人,其实那走私子午雷之事,我们也只是个掮客,全是那沐青贪婪,天地钱庄不过抽些水钱而已。”
“说细些。”
几句话后,张文有些明白了,原来这走私子午雷与那五千万两消失的黄金应是两件事。
沐青并未从那五千万两黄金中分得一丝好处,所以自力更生,拆分子午雷走私,从中牟利。
而天地钱庄则作为中间人,撮合子午雷卖家和买家,负责钱货交易。
乍一听,确实没什么问题。
但张文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劲:“你的意思是,沐青与那卖家不相识?”
“是的,这买卖双方从未见过面,都是我天地钱庄在中间撮合。”
大掌柜说完,又补了一句:“莫说是沐青,其实我们天地钱庄,也不太清楚买家是谁。
这些灰衣人,每次来的人都不同,但都是矮个,寡言少语。拖着一堆黄金而来,又抬着几箱子午雷走,从来不说一句废话。”
这话让张文心头的愁云又厚了一些。
买家与卖家不相识,便推翻了蛊童与沐青之间的联系。
而且大掌柜还承认,当初城外驿站,灰衣人带走的就是子午雷。
蛊童出手帮助灰衣人带着子午雷脱困,则表明蛊童与买家是一伙的,那蛊童杀监令,或许仅仅是为了保证子午雷这条交易线路的存留。
这样一来,郭其路的死就变得极为不合理,沐青都不知道蛊童的存在,他却会极力掩盖监令尸体内的蛊虫。
他是如何知道蛊虫的存在,又是知道了什么秘密,才会惹得沐青背后之人点名要杀他?
“买子午雷之人,真就一点线索都没有?”
大掌柜想了又想,说道:“上回那群人来运子午雷时,倒是说过一句,什么数量差不多够了。其它便再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张文顺着这话,往下想去,子午雷的数量够了,自然是要进行下一步动作,他们拿着这么多子午雷究竟想要干嘛?
一股不安的情绪涌上张文的心头,他立即从天地钱庄赶回镇武司。
庞千岳不在,他直接去到信使处,拿着庞千岳的腰牌发号施令。
“所有信使处探子听令,即刻出发,从城外三里处官道驿站开始,一路向北,但有一行五六尺高之人,抬箱经过的踪迹,便一直往下查去,直至找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