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知识分子与乡村文化建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问题的几点基本认识

在中国城乡二元的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也在工作地点、生活环境、社会使命和文化志趣的意义上,区分为城市知识分子和乡村知识分子,这种区分是在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文化变迁中形成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文化的先进性与兼容性、知识的实用性与多向性、道德的示范性与开放性、人格的独立性与复合性相结合的新特点。乡村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推动经济进步的支柱、加速政治民主的灵魂、发展文化事业的基石、促进乡村和谐的中坚。乡村知识分子也存在知识视野的局限性、乡村情感的矛盾性、社会声望的迁变性和经济条件的脆弱性问题。发挥乡村知识分子作用需要增强使命意识,提高科学知识水平,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策激励环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认真思考乡村知识分子的基本理论认识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伴随着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分化,知识分子队伍也在工作地点、生活环境、社会使命和文化志趣等多层面上随之产生城市知识分子和乡村知识分子的区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村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关系不断变动,乡村知识分子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许多新变化,与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的关系也在发生一系列新变化,乡村知识分子问题形成相对独立的时代背景及其内涵和特点。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面对当前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艰巨任务与乡村知识分子文化支撑力不足的突出矛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研究思考乡村知识分子问题,尝试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理论分析,对于深化思想认识、促进乡村文化发展,无疑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