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度时空下的身份书写:香港女性小说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香港女性小说的城市身份书写

香港女性小说城市身份的书写体现为对空间身份的寻求和认同,在近30年的创作历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本土作家书写中香港城市意识的渐次萌生;其次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逐渐进入实质阶段的进程中,不断出现的关于香港城市意识的争议和辩解的多种声音;最后是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集中体现在作品中的失城的恐慌书写和混乱的心绪状态描绘。“到底该怎样说,香港的故事?每个人都在说,说一个不同的故事。到头来,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不同的故事,不一定告诉我们关于香港的事,而是告诉了我们那个说故事的人,告诉了我们他站在甚么位置说话。”也斯:《香港的故事:为什么这么难说?》,载张美君、朱耀伟编《香港文学@ 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以上三个阶段表明,香港女性小说对于城市身份的书写经历了萌生、争议与失落的过程,也发出了不同作家个体对于香港城市身份的独特声音。近十余年来,“后九七”香港女性小说在政治和经济的重组中质问和追索,以超现实主义的笔触传达出对香港城市身份新质的认同取向,既不膨胀,也不自闭,在全球化和中国化的背景下以书写参与到新的多层面的城市文化分析框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