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核心技能实战复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任职资格等级的分布构成

何为任职资格等级?它是指在职位序列的横向划分基础上,将职务进行垂直划分,也就是将职位从低到高进行垂直分布,它由任职资格通道级别任职资格通道级等构成。如下表所示:

表6-3 任职资格等级示例表

关于任职资格通道级别的划分,现在很多企业都参照NVQ(英国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人才成长五级模型执行,什么是NVQ的人才五级模型呢?如下表所示:

表6-4 NVQ的人才成长五级模型

当然,也不是所有企业的任职资格通道级别划分都按NVQ的人才五级模型执行,我们也可采用其他方法进行任职资格通道级别的划分,但最终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下表所示:

表6-5 任职资格通道级别直接与不同的发展路线挂钩

续表

结合以上任职资格通道级别划分方法,以及企业人员数量,我们可将任职资格通道级等设置为三等至五等,如下表所示:

表6-6 任职资格通道级等举例

看到这里的你,可能觉得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任职资格等级的构建。但显然不是那样的,因为要想构建好任职资格等级,还要关注六大要素,如下图所示:

图6-3 六要素标准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任职资格等级的构建方法。鉴于此,我们来谈谈国内外企业如何对职位进行命名。

1.职位命名的国内外成熟做法(以某中国台湾地区企业举例)

普通员工→组长(副组长)→专员(副专员)→课长(副课长)→主任(副主任)→襄理(副襄理)→经理(副经理)→副总经理→协理→总经理→执行长→总裁→董事长。

台湾企业的职位命名早期受了部分日资企业的影响(如课长、襄理),在国内除台湾地区企业外,系统沿用得很少,其实不建议系统性参考,可以个别借鉴。

2.职位命名的国内外成熟做法(欧美企业的典型做法)

员工→主管(Supervisor)→经理(Manager)→高级经理(Senior Manager)→部门经理(Branch Manager)副总裁(VP)、COO(CFO、CIO……)、总监→总裁、总经理(President)→首席执行官(CEO)。

此为国际主流做法,除欧美企业外,为大多数跨国企业所用,在国内已为很多企业沿用;该做法能减少层级,做到扁平化管理,宽带薪酬已成为主流。

图6-4 职位命名的国内外成熟做法——以某国内知名企业举例

事实上,关于职位命名,本篇文章仅提供了具体的构建方法和思路。企业的职位命名,往往还会因职位的具体设置及内涵根据企业的规模、行业类型的不同有很大区别。

因LIFUD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既要研究开发、也要生产,他们会涉及各种各样的技术岗位。所以接下来,我们谈谈职位技术级别如何进行划分。

1.职位技术级别划分原则

标准化原则、规范化原则、借鉴国内外的成熟做法、前瞻性原则(充分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为更高级职位预留空间)、从企业现状出发。

2.职位技术级别国外成熟做法

由于国外并没有像中国的全国性技术职称统一评定,因此并没有统一的技术职称等级划分标准,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的标准,故相互差别较大。

表6-7 全国统一技术职称评定表

3.职务技术级别划分的建议

(1)国外企业的做法比较多样,相比之下,国内职称评定形成的等级体系更加系统,符合中国企业的习惯,建议作为主要参考。

(2)为了避免企业内部的技术等级与外部职称评定等级的混淆,对名称的使用需要有所区别,我们要建立企业自身的等级划分规范。

4.职务技术等级划分标准

(1)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技术等级标志+工作内容标志+职务称谓标志相结合。

(2)技术等级标志。

研发类:资深、高级、中级、助理。

生产操作类:技师:高级、中级、初级;操作工:一级至八级。

工作内容标志:能反映工作内容的,如“工艺”“裁剪”等。

职位称谓标志:研发类:设计师、工程师;生产操作类:技师、技工。

表6-8 职务技术等级划分举例

通过对企业职位序列、任职资格等级的定义、构建流程和技术等进行解析理解,我们再根据LIFUD所处行业、发展阶段,进行LIFUD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实则是企业职位序列和任职资格等级的构建,以及多张表格的合并,最终汇集为企业职业发展通道),具体如下图所示:

表6-9 LIFUD职业发展通道初步成型

续表

通过对LIFUD职业发展通道的构建,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并反问:“以上这张表层级分明、错落有致,既能看出某个岗位在哪一个职位序列,也能看出某个岗位在哪一个层级。这样的表能否推导出企业的宽带薪级表呢?”答案是肯定的。

有了以上这张表,我们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经营战略、薪酬策略,以及某岗位在价值链上的位置等条件进行推导,LIFUD的职级薪级表就出来了。

看到这里的您,想必知道了为什么本篇文章取名为“基于战略的任职资格体系薪酬管理”。因为我们的职级薪级表都是从企业战略、从任职资格体系推导出来的。相对传统的薪酬管理来说,它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我也想通过本文的分享,带给正在路上奋斗着的HR以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益。